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行不言之教(老子的思想特质)

行不言之教(老子的思想特质)

  • 字数: 142
  • 出版社: 清华大学
  • 作者: 李健//黄昶力|
  • 商品条码: 9787302676546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00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7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在研究对象上,均 围绕《老子》文本展开,以 楚简本、通行本为主要依据 ;在研究方法上,注重在思 想流变中研究和诠释老子思 想。老子思想具有流变性, 是因为《老子》文本的形成 本身处于流变之中,楚简本 和通行本有较大的思想差异 ,尤其是楚简本关于“有”“ 无”的关系与通行本有根本 性不同。本书把老子的思想 概括为八大特质,上编介绍 通行本《老子》的思想特质 :“行胜于言”“人法自然”“ 道人合一”“圣人之道”;下 编介绍楚简本《老子》的思 想特质:“情意之道”“内圣 外王”“体有用无”“道恒自然 ”。本书适用于《道德经》 研究者,对《道德经》业余 爱好者而言也有一定的参考 价值。
作者简介
\"李健:2018年毕业于暨南大学文艺学专业(国家重点学科),获文学博士学位。2020年加入西安外事学院,2022年破格晋升高级职称,现任七方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研究生命道学,论文发表于《中国哲学史》《哲学动态》《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学报》《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重要期刊,论文荣获陕西省第十六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主持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先秦道家生命哲学研究”。兼任四川大学老子研究院研究员、《老子学刊》(CSSCI)编委。创办北京元学文化院,举办论坛多届,并积极参加公益活动。 黄昶力:毕业于美国纽约大学(学士)、哥伦比亚大学(硕士)。现任西安外事学院校长助理,从事高等教育教学管理的研究与实践,不断探索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制度的总体设计;组织并推动实施学校智慧课堂教学模式革新、学分制教育教学改革、学生个性化评价体系设计等。主讲“教育学基础”“教育心理学”课程,参与省级课题2项,主持校级课题1项、省级课题1项。2023年荣获民进陕西省委“优秀教师”称号。 \"
目录
上编 通行本《老子》的思想特质 第一章 行胜于言 第一节 “言者不知”:“行于大道”的体道论 第二节 “希言自然”:“周行而不殆”的天道论 第三节 “美言不信”:“行可以加人”的修身论 第四节 “多言数穷”:“行不言之教”的治国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人法自然 第一节 是“道法自然”还是“人法自然”:修辞视域下的义理还原 第二节 人“法自然”:人取法天道 第三节 圣人“辅自然”:君不强制民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道人合一 第一节 道生万物:老子之道人关系 第二节 道生德畜:老子之人道沟通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圣人之道 第一节 与道同在:存在的根基 第二节 成为圣人:存在的目的 第三节 素朴:存在的价值 第四节 虚静:存在的状态 本章小结 下编 楚简本《老子》的思想特质 第五章 情意之道 第一节 道“悦”:道的情感性 第二节 道“救”:道的意志性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内圣外王 第一节 内圣篇:论述成为圣人的路径 第二节 外王篇:论述圣人治世的路径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币贿月无 第一节 有无同构:道的内涵 第二节 体有用无:道的体用关系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道恒自然 第一节 楚简本《老子》甲本中的“天道自然”与“治道自然” 第二节 “道法自然”即道“恒自然”:汉帛本的意蕴 第三节 “道法自然”(道“恒自然”)与“道恒无为”的关系 本章小结 附录 附录A 重估老子之道的两种诠释视域——评陈金棵《道之二解:王弼与河上公(老子)注研究》 附录B 老学晚于孔学新证——对木斋《先秦文学演变史·老子》的评论与补证 附录C 楚简本《老子》释文 附录D 通行本《老子》原文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