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科学与美国初创

科学与美国初创

  • 字数: 279
  • 出版社: 北京
  • 作者: 伯纳德 科恩
  • 商品条码: 9787200182392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75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科学与美国初创:杰斐逊、富兰克林、亚当斯、麦迪逊政治思想中的科学》作为一部美国科学史的导读性著作,既概述了那个时代在科学方面所取得的令人神往的革新,也阐述了富兰克林等开国元勋如何逐步成长为科学领域的智识领导者。作者以简凝而规范的手法来写作广博的科学史,辅以借鉴大量著作与史料,证明科学史不只是理论发展的历史,更是技巧与实践进展的历史。宏观层面,作者从历史、体制、组织和机构等角度描绘出美国科学的框架和全景;微观层面,分别从天文学、物理学、数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医学、农学等多个领域反应美国科学的不同侧面。方便读者理解美国科学史的脉络和全貌。 本书文笔、译笔均很流畅,是一部立意新颖的著作。详细介绍了美国奠基人在科学、艺术、政治等方面的主张,字里行间流淌着独立思考的气氛与18世纪理性时代的进步信念与主导思想。还论述了18世纪的重要先驱人物,他们既是各学科产生和发展的关键人物,又为美国科学的体制化进程做出了贡献。如植物生理学奠基人斯蒂芬·黑尔斯、电学理论创始人本杰明·富兰克林、现代热学概念创始人约瑟夫·布莱克以及现代化学的主要带头人安托万·洛朗·拉瓦锡。我们生活在一个由科学造就的世界,这个世界也因为有了科学而变得伟大、与众不同。
作者简介
I.伯纳德·科恩(I. Bernard Cohen,1914—2003),哈佛大学科学史教授。多年负责编辑由萨顿创立的科学史权威刊物《伊西斯》。自1942年起,任教于哈佛大学,1977年成为维克多·托马斯讲席教授。1966年,在哈佛大学科学史系建立过程中,科恩起了重要作用。其多部著作被译为十几种文字,代表作有《新物理学的诞生》《科学中的革命》《本杰明·富兰克林的实验》。
精彩导读
科学推动技术和医学的进步、促使农业增产、为人民之间的交往提供了越来越方便的条件。科学是变革世界的主要力量,今天已被我们接受为公理。但是在18世纪70年代末美国诞生的时候,像今天这样平常的科学的实际应用还没有实现。17世纪以来,尽管许多科学家和哲学家都预言过:新的实验科学的诞生将带来“成果”,或者说将在我们的生产生活用品、食品、防病和治病、通信和旅行及保护我们在战争中免遭敌人伤害等方面做出贡献。但在美国建国初期,大约是1775—1800年间,科学家们对大自然的探索,还没有产生这么多的实用成果。我们今天非常熟悉的科学发现在各方面的应用,那时候都还没有实现。直至1800年,只有一种了解大自然力量的科学发现得到了实际的应用,那就是富兰克林发明的避雷针。 今天,当科学已普及到人类生活和事务的每一方面时,我们更加崇敬这四位美国奠基人。他们不仅认识到科学的价值,而且谋求利用科学成果和科学知识去建立世界的新秩序。正如美国国玺上的格言所表明的:“时代的新秩序”(原文为拉丁文NOVUS ORDO SECLORUM)。新秩序是他们制定的,所以他们相信,在这个新国家体系中科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美国奠基人,主要是杰斐逊、富兰克林、亚当斯和麦迪逊的政治思想和政治行为。我认为富兰克林在科学界的崇高声望是他后期外交生涯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但美国人民是否认识到这一点呢?当富兰克林受国会派遣和塞缪尔·蔡斯、查尔斯·卡罗尔一起争取加拿大的支持时,他的名字在按字母次序排列的规则下反而排在别人的前面。蔡斯的称呼是:“塞缪尔·蔡斯先生,马里兰殖民地代表之一”,卡罗尔的称呼是:“卡罗尔顿的查尔斯·卡罗尔,马里兰殖民地”,而富兰克林被称为:“本杰明·富兰克林,巴黎皇家科学院会员、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以及宾夕法尼亚州代表之一。”他的名誉地位和博士称号被放在次要的位置,重点是他是巴黎皇家科学院会员和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他是这两个学会的唯一新大陆成员。在一个世纪之内,没有人能得到像他一样的地位,直至路易斯· 阿加塞斯成为这两个学会的会员。
目录
001第一章 科学和美国历史 028第二章 科学和托马斯·杰斐逊的政治思想:《独立宣言》 078第三章 本杰明·富兰克林:从事公众事务的科学家 123第四章 科学和政治:约翰·亚当斯的思想和职业生涯的某些方面 151第五章 科学和宪法 185附 录 215注 解 263主要人物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