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超级链接者:黄埔港与海上丝绸之路

超级链接者:黄埔港与海上丝绸之路

  • 字数: 200
  • 出版社: 学苑
  • 作者: 编者:魏峻|
  • 商品条码: 9787507770377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38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8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广州从汉代开始就是中外交往的海上孔道,唐 宋时期是重要的海贸港口和物流中心,明清时期特 别是明代“广中事例”之后和清代“一口通商”期 间,广州口岸下的黄埔港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对外贸 易港口和商品集散地,无数货物由此输入国内或走 向世界,黄埔也因此成为蜚声中外的海上丝绸之路 中心港。 本书在先行研究的基础上,对黄埔港进行研究 ,除从大历史角度考察黄埔港的发展脉络,还计划 从物质、文化和思想角度,以切面和剖面的形式, 阐释黄埔港一千多年的发展历程,并且通过细致的 社会微观观察去理解整体的历史。黄埔港研究无疑 是一个小的区域,但是它却与历史发展的长河相始 终,即始终参与历史进程,站在历史洪流之中并且 见证历史发展。因此,由黄埔港来观察国家,是一 个非常好的选择,其中的面向则可以丰富我们对国 家和地方的理解。
精彩导读
第一章 黄埔港的位置与 角色 黄埔港地处珠江出海口 ,区位优越,是珠江三角洲 地区人们走向蓝色大海的要 冲,也是我国走向世界的重 要支点。隋代在今黄埔区庙 头村,即古之所谓的“扶胥 之口,黄木之湾”的近海岸 边配建南海神庙,敕封火神 祝融为“南海神”,唐代进一 步提升“南海神”的地位,封 其为“南海广利王”。这些行 为表明,黄埔港在隋唐时期 就是岭南重要的外港,在中 外海上贸易方面具有非常重 要的地位。不过,由于黄埔 港位于珠江出海口,受珠江 水文和泥沙淤积的影响,其 位置发生过多次变动。虽然 如此,但黄埔港作为隋唐以 来中国南方重要的对外贸易 港口,地位不仅没有受到削 弱,甚至在明清时期还得到 进一步加强。 第一节位置变化 黄埔港位置的变化反映 出人类在利用自然方面的主 动性和应变能力。目前,学 界公认的黄埔港最早一处位 置是扶胥港,史料表明,至 少在宋代,位于庙头村的扶 胥港仍然是一处优良的外港 。但是,明清时期,由于珠 江口泥沙淤积,庙头村的水 道逐渐淤塞,广州外港转移 到今海珠区琶洲的黄埔村一 带,“黄埔港”也正式得名。 清同治年间,黄埔港也因淤 塞被弃,迁至长洲岛北岸, 清末至民国时期的黄埔海关 即在此地,长洲岛沿用黄埔 之名,称“黄埔岛”。 特殊的位置和历朝历代 的重视,使广州在中外贸易 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广东自汉代就是海上丝绸之 路的起点。《汉书》记载了 汉代船只从日南障塞、徐闻 、合浦等地出发前往海外诸
目录
导论 一、选题旨趣 二、学术史 三、研究资料与思路 第一章 黄埔港的位置与角色 第一节 位置变化 一、隋唐宋元时期的黄埔港 二、明清时期的黄埔港 三、晚清民国时期的黄埔港 第二节 角色变迁 一、隋唐时期 二、宋元时期 三、明代 四、清代 第二章 黄埔港与中外物质交流 第一节 货物交流 一、出口商品 二、进口商品 第二节 产业影响 一、对省内产业的影响 二、对内陆省份产业的影响 三、对沿海省份产业的影响 第三节 外销艺术品 一、外销瓷 二、广作家具 三、广绣 四、外销画及其他 第四节 海上贸易路线 第三章 黄埔港与中外文化交流 第一节 航海技术 一、岭南的航海技术 二、国外的航海技术 第二节 中国文化的传播 一、中国丝绸与世界 二、中国瓷器与世界 三、中国茶叶与世界 四、西方人士与中国文化传播 第三节 外国人在广州 一、社会管理 二、外国生活方式 三、西方医学 四、科学技术和文化的传入 第四节 外国宗教的传入 一、佛教 二、伊斯兰教 三、基督教 四、基督教新教 第四章 港口管理与海上民俗活动 第一节 港口管理制度的演变 一、市舶使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