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京津冀地区环境史

京津冀地区环境史

  • 字数: 467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孙冬虎//李诚//吴文涛//高福美//许辉|
  • 商品条码: 9787522842509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95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1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京津冀地区环境史》是同名国家社科基金项 目的最终成果,把京津冀三省市作为一个完整的地 理区域,运用环境史、历史地理学、区域史等学科 的理论和方法,以“环境事件”为中心,系统阐释 区域范围内人与环境既相互斗争又彼此和谐的历史 脉络,分析“人地关系”的演变过程和影响因素, 致力于为当代区域协同发展提供历史借鉴。本书依 次研究人与环境相互影响的地理基础,历史上的森 林分布和变迁过程,湖泊沼泽的萎缩湮废,河淀水 文与土壤环境以及盐碱沙涝的改造和防御,河流淤 积的工程治理,明代在畿辅地区进行的水利营田, 历史上的漕运保障与社会负担,人水争地引起的浑 河筑堤及移祸下游,人类对环境的顺势而为与积极 改造,古今地震造成的惨烈破坏,当代治水的伟大 实践等问题,提出可供当代决策参考的若干建议。
目录
绪论 一 区域环境史研究的学术背景 二 环境史与历史地理学的密切关联 三 关于若干问题的说明 第一章 上下四方:环境史剧的空间舞台 第一节 人类与环境互动的自然地理空间 第二节 作为社会管理基础的历代行政区划 第二章 曾经葱郁:林木分布的历史记录 第一节 太行山区的森林分布 第二节 坝上高原与燕山山地的森林分布 第三章 森林之变:采伐利用与生态代价 第一节 人类活动与太行山地区森林变迁 第二节 人类活动与燕山地区森林变迁 第三节 围场与塞外其他地区的开垦 第四节 辽金与民国时期的林权之争 第四章 昔日明珠:湖泊沼泽的萎缩湮废 第一节 追溯京津冀湖泊变迁的学术历程 第二节 以白洋淀为主的湖泊群变迁 第三节 京津冀中部湖泊群的演变 第四节 北京城内外的湖泊群分布 第五节 冀南古湖的消失 第六节 沿海地区湖泊的形成与消亡 第五章 盐碱沙涝:河淀水文与土壤环境 第一节 土壤沙化与盐渍化的地理基础 第二节 南运河流域的盐碱沙涝 第三节 白洋淀核心区的水利与水害 第四节 白洋淀周边的水沙与盐碱 第五节 文安洼的水涝盐碱 第六节 永定河的水患与防御 第七节 张北地区的诺尔与盐碱 第六章 勠力攻沙:河流淤积的工程治理 第一节 金至清代的永定河治理 第二节 明清时期的运河疏浚 第三节 近代以来的海河治理 第七章 活水利生:明清畿辅的水利营田 第一节 明代畿辅水利营田的实践 第二节 清代畿辅水利营田的兴衰 第八章 运河沿线:漕运保障与社会负担 第一节 京津冀地区的运河发展历程 第二节 运河城镇的发展脉络和命名之源 第三节 通惠河沿线闸坝的设置与命名 第四节 阻塞泉流与触发水灾 第五节 疏淤筑堤造成的社会负担 第六节 明清运河沿途州县的河工劳役 第九章 人水争地:浑河筑堤及移祸下游 第一节 永定河筑堤的历史过程 第二节 永定河筑堤的环境效应 第三节 永定河下游地面淤积的历史线索 第四节 永定河下游地面淤积的典型例证 第十章 人地互动:顺势而为与积极改造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