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春秋时期晋、秦、楚世族作家群体与文学创作考论

春秋时期晋、秦、楚世族作家群体与文学创作考论

  • 字数: 336
  • 出版社: 上海财大
  • 作者: 罗姝|总主编:刘元春
  • 商品条码: 9787564245689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82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西周初期实行以宗法血缘关系为前提的分封制 ,决定了周代政治体制的基本特征是以宗法隶属关 系为纽带的世族政治,与之相应的组织保证是世族 世卿世官制。由于世族垄断了受教育权,世族自然 成为精神文化的传承者,更是精神文化的主要创造 者。春秋时期,随着宗法分封制的成熟,世族势力 逐渐发展起来,无论对政治格局的转变还是对文学 创作的演进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书聚焦于春秋时期晋、秦、楚三个诸侯国的 91个世族,涵盖公室、公族、家族、士族等不同社 会阶层出身的180位世族作家,逐一考证其族属、世 系、事略暨文学创作活动,以展示春秋文学创作整 体风貌。从世族与文学研究结合视角,将触角深入 “家→族→宗”这一宗法制社会构成基本元素中, 在全面钩稽考察各类世族作家群体之族属、世系暨 作家个体事略、文学创作活动的基础上,关注世族 文学的历史建构、依存关系、类型特点、生产方式 、现场情景、成果样本等问题,力图全面反映文学 创作基层写作的具体过程与基本状况,从一个侧面 反映春秋文学的基本状况与发展规律;通过对众多 家族性文学经验的逐一总结归纳,进而分析世族文 学发生、发展、成熟的流变规律,以揭示中国文学 创作的族聚性、互动性、基层性文化特征。同时, 这些散落在文学作品中的智慧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 识得以生成、延续的精神纽带,也形成了中华民族 共同的文化基因,故在此基础上探寻中华民族共同 体意识的生成、定型、流变、发展、转型具有重大 的社会意义和学术价值。 本书力求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创新和突破:考 据严谨的世族族属溯源,即依据周代重视“男女辨 姓”而尤其注重“男子别族”与“男子别氏”的实 际状况,通过考辨某一世族姓、氏源流以区别氏族 之间的血缘关系;钩稽清晰的世族人物谱系,即依 据周人恪守宗庙制度中“昭穆制”的状况,通过考 辨某一世族内部自始祖以下的人物世系以区分亲疏 贵贱;概括简明的世族作家个体事略与文学创作活 动,即力求在“世族作家人谱”基础上,形成一个 春秋时期“世族作家群谱”;归纳科学的世族作家 群体之间差异性特征,即在逐一考察特定世族作家 群体状况的基础上,辨析世族间思想文化与文学创 作差异性特征;划分清晰的文学作品体类系统,即 以功能为标准,采用文类、文系、文族、文种四个 层级,按照系统论原则建构出春秋散文文体的分类 体系。
目录
第一章 晋 第一节 晋公室 一、族属考 二、世系考 三、献公诡诸 四、太子申生 五、文公重耳 六、襄公讙 七、厉公州蒲 八、悼公周 九、平公彪 十、昭公夷 十一、顷公去疾 十二、定公午 第二节 公族(上)———靖族、献族、穆族、武族、成族 一、栾氏与栾成、栾枝、栾书、栾鍼、栾盈 二、祁氏与祁奚、祁午 三、韩氏与韩简、韩厥、韩无忌、韩起 四、解氏与解杨、解张 五、张氏与张老、张趯、张柳朔 六、羊舌氏与羊舌职、羊舌肸 七、阎氏与阎明 第三节 公族(下) 一、狐氏与狐突、狐偃 二、庆氏与庆郑 三、郤氏与郤豹、郤芮、郤缺、郤克、郤至 四、伯氏与伯宗 五、先氏与先轸 六、胥氏与胥臣、胥童、胥午 第四节 同姓世族(上)———“王季之穆”“文之昭” 一、郭氏与郭偃 二、成氏与成鱄 三、魏氏与魏锜、魏绛、魏舒 四、蔡氏与蔡墨 五、原氏与原黯 六、荀氏与荀林父、荀首 七、中行氏与中行偃、中行吴、中行寅 八、知氏与知跞、知瑶、知罃 九、辅氏与辅果 第五节 同姓世族(下) 一、阳氏与阳处父、阳毕 二、王氏与王生 三、邮氏与邮无正 四、任氏与任章 第六节 异姓世族(上)———祁姓、妫姓、子姓、风姓、己姓 一、杜氏与杜原款 二、士氏与士蒍、士会、士渥浊、士燮、士匄(宣子)、士弱、士鞅、士匄(文伯)、士 弥牟、士茁 三、屠氏与屠蒯 四、辛氏与辛廖、辛俞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