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解析(信访与心理因素)

解析(信访与心理因素)

  • 字数: 223
  • 出版社: 东南大学
  • 作者: 成云新|
  • 商品条码: 9787576617764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96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信访制度是我们党和国 家一项重要而特殊的制度。 在我们党和国家的不同发展 阶段,信访制度及其工作先 后承载了不同的历史使命; 它既是我们党和政府联系群 众的桥梁、倾听群众呼声的 窗口、体察群众疾苦的重要 途径,也可以发挥政治参与 、权力监督、权利救济等重 要作用。本书由上篇“信访 是表达的产物,也是表达的 工具”和下篇“信访工作是领 会的产物,也是领会的工具 ”两部分构成。作者通过基 础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以及 认知心理学等理论和观点对 信访工作进行了阐释。
目录
上篇 信访是表达的产物也是表达的工具 Ⅰ信访是表达的产物 (Ⅰ)信访的阐释 一、源于语言一一语言是信访的前提 二、产于诉求——诉求是信访的发端 三、归于信访——信访是方式的涵盖 (Ⅱ)表达的因由 一、始于过程——心理活动是有共性的 二、基于特征——心理反应是有个性的 三、依于环境一一心理建构是有环境的 (Ⅲ)产物的把握 一、缘于需要一一需要是信访的内核 二、出于动机一一动机是信访的支柱 三、见于行为——行为是信访的表象 Ⅱ信访是表达的工具 (Ⅰ)目的在表达 一、建议意见一一侧重表述所思所虑 二、检举控告——侧重表示所憎所忿 三、申诉求决——侧重表明所盼所需 (Ⅱ)方式可选择 一、形式有取舍一一取决于更实效用 二、对象有偏好一一热衷于更大领导 三、层级有考量——趋向于更高机构 (Ⅲ)行为会重复 一、重复的情形一一造成秩序困扰 二、成因的分析一一多种因素导致 三、根源的探讨——核心在于人性 下篇 信访工作是领会的产物也是领会的工具 Ⅰ信访工作是领会的产物 (Ⅰ)信访工作的演变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 二、实行改革开放后 三、党的十八大以来 (Ⅱ)信访工作的领会 一、领会的视角因素 二、领会的选择因素 三、领会的认知因素 (Ⅲ)信访工作的属性 一、政治属性 二、社会属性 三、人文属性 Ⅱ信访工作是领会的工具 (Ⅰ)工作目标的导向 一、引导言语阶段 二、自发言语阶段 三、规整言语阶段 (Ⅱ)工作机制的制约 一、言语与过程 二、问题与信息 三、岗位与职责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