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第六辑)

“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第六辑)

  • 字数: 297
  • 出版社: 上海教育
  • 作者: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院
  • 商品条码: 9787572031304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页数: 312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7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1994 年,叶澜教授发起以推进学校整体转型性变革为目标的“新基础教育”研究。30 年来,“新基础教育”研究深入中小学变革实践,推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双向滋养、双向建构与双向转化。 2004 年,叶澜教授首创并主持“生命·实践”教育学派,这是以学派方式创建的当代中国教育学。20 年来,“生命·实践”教育学派扎根本土,与“新基础教育”实践变革交互共生,相互滋养,在理论与实践的交互中建构了原创性的“生命·实践”教育学理论。 《“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第六辑)收录的19 篇文章,既有“新基础教育”和“生命·实践”教育学派深度参与者的理论思考和个体感悟,也有对学派创建感兴趣的学术同行对学派“事理·人心”的研究。
目录
中国式基础教育改革与教育学派——“新基础教育”研究30年与“生命·实践”教育学派20年叶澜教授专访 一、“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 学派基本理论研究 “生命·实践”教育学核心概念的重构及其逻辑 扎根于“新基础教育”的“生命·实践”教育学 中国原创与中国贡献 作为一门学科的中国教育学学科自觉初探 学派发展脉络研究 试析“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的教育家精神 基于知识涌现行为的科研组织演变路径探微——以“生命·实践”教育学团队为例 实践研究 教育与社会的关系究竟如何认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教育学》教材为基础的考察 “生命·实践”教育学视野下的新终身教育研究图景——基于2018年以来工作与研究实践的体验与思考 教师生命自觉探析——基于“生命·实践”教育学视角 家庭的教育力量:概念框架与研究指向 二、“新基础教育"研究 学术解读 “新基础教育”研究30年:历史回溯、演进逻辑与时代贡献 “新基础教育”研究的试验性质、开展方式及其独特贡献 超越“学为中心”:学教关系转型的方法论审议 综论“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的三大基本原理——兼论“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是不是高质量 实践研究 “新基础教育”综合活动的回溯研究 李正福论高质量课堂教学的互动生成性及其实施 我对“新基础教育”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理解 是对答案,还是“长”思维?——基于《盼》的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若重返高中课堂,是否会老调重弹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