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民族与古代中国史/大家学术文库

民族与古代中国史/大家学术文库

  • 字数: 87
  • 出版社: 辽宁教育
  • 作者: 傅斯年|
  • 商品条码: 9787554943908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96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5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民族与古代中国史》是傅斯年先生有关中国上古先秦史的研究性论文集,一共收入了五篇代表作:《夷夏东西说》《姜原》《周东封与殷遗民》《大东小东说》《论所谓五等爵》。篇与篇之间有联系,有系统性,探讨涉及中华文化的发端、早期发展、正统传承等史学界长期关注的问题。这几篇都是在发表当时极具新意、对古史研究有突破性意义的论述,其中的发现使史学界对中国上古史的认识有了系统的脉络可循。
作者简介
傅斯年(1896—1950),字孟真,山东聊城人,著名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专家、教育家。?早年就读于北京大学,积极参与五四运动,后来赴欧洲留学。1928年,他受蔡元培之聘,筹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并长期担任所长职务,为历史语言所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傅斯年在历史学研究方面有着卓越的成就,他重视考古材料在历史研究中的作用,同时注重将语言学等其他学科的观点、方法运用到历史研究中,取得了较高的学术成就。
精彩导读
现在若把他们分配在本章的东西区域,我们可说夷与殷显然属于东系,夏与周显然属于西系。 同在东区之中,殷与夷又不同。诸夷似乎以淮济间为本土,殷人却是自北而南的。殷人是不是东方土著,或是从东北来的,自是可以辩论的问题,却断乎不能是从西北来的,如太史公所说。他们南向一过陇海线,便向西发展,一直伸张到陕甘边界或更西。夷人中,虽少皞一族,也不曾在军事上、政治上有殷人的成功。但似乎人口非常众多,文化也有可观。殷人所以能建那样一个东起辽海西至氐羌的大帝国,也许是先凭着蓟辽的武力,再占有淮济间的经济与人力,所以西向无敌。 同在西系之中,诸夏与周又不尽在一处。夏以河东为土,周以岐渭为本。周在初步发展时,所居比夏更西,但他们在东向制东平原区时,都以雒邑为出口,用同样的形势临制东方(夏都洛阳说,考见《求古录·礼说》)。 因地形的差别,形成不同的经济生活,不同的政治组织,古代中国之有东西二元,是很自然的现象。不过,黄河淮水上下流域到底是接近难分的地形。在由部落进为帝国的过程达到相当高阶段时,这样的东西二元局势,自非混合不可,于是起于东者,逆流压迫西方。起于西者,顺流压迫东方。东西对峙,而相争相灭,便是中国的三代史。在夏之夷夏之争,夷东而夏西。在商之夏商之争,商东而夏西。在周之建业,商奄东而周人西。
目录
夷夏东西说………………………………………………… 001 一、亳—商—殷… ………………………………………………… 002 二、夏迹… ………………………………………………………… 018 三、夏夷交胜… …………………………………………………… 024 四、诸夷姓… ……………………………………………………… 031 五、总结上文… …………………………………………………… 042 姜原………………………………………………………… 049 一、姜之世系… …………………………………………………… 049 二、姜之地望… …………………………………………………… 051 三、姜姓在西周的事迹… ………………………………………… 054 四、姜羌为一字… ………………………………………………… 055 周东封与殷遗民…………………………………………… 057 大东小东说——兼论鲁、燕、齐初封在成周东南后乃东迁 … 065 一、大东小东的地望和鲁、燕、齐的初封地… ………………… 065 二、周初东向发展之步骤… ……………………………………… 071 三、周公之事功… ………………………………………………… 072 论所谓五等爵……………………………………………… 074 一、五等称谓的淆乱… …………………………………………… 074 二、公侯伯子男释字… …………………………………………… 087 三、既非五等,更无五等爵制… ………………………………… 09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