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双百”方针形成的前前后后

“双百”方针形成的前前后后

  • 字数: 100
  • 出版社: 北京人民
  • 作者: 刘仓|
  • 商品条码: 9787530006474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195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3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 方针,简称“双百”方针,是 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的 方针,是促进我国的社会主 义文化繁荣的方针。本书回 顾了新中国成立以后,“双 百”方针形成的前前后后, 以及文化和科学工作者坚持 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 务的方向,坚持“双百”方针 ,创作了大批凝心聚力的优 秀作品,回答了中国社会发 展和党执政面临的一系列重 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取得了 一批具有开创性意义的科技 成果,推动了中华民族精神 的发展,为中国实现从站起 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 飞跃提供了精神指引。
作者简介
刘仓,中共党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200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著有《毛泽东关于新中国文化建设思想探析》,参著《论延安精神》等。在《马克思主义研究》《当代中国史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
目录
前言 一、“双百”方针出场:“一个重大的改革” (一)知识分子问题会议:“向科学技术进军” (二)李森科学派和摩尔根学派:“唯物”和“唯心”之争 (三)毛泽东为中国戏曲研究院题词:“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四)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二、文化建设政策:“发展科学的必由之路” (一)青岛遗传学座谈会:“从遗传学谈百家争鸣” (二)全国文化局(厅)长会议:“双百”方针和党的领导 (三)《人民日报》改版:开辟“双百”园地 (四)百家争鸣的主体:谁有资格争鸣?争鸣的目的是什么? 三、原创科学理论:有利于“国家巩固和文化发展的方针” (一)“我们对目前文艺工作的几点意见”:反对教条主义和宗派主义 (二)如何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我们进行一切工作的好方法” (三)贯彻“双百”方针:“中国会变成一个大强国而又使人可亲” 四、释放文化潜能:当代中国文化史上的“百花时代” (一)制定《十二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我国科学技术史上的一件大事” (二)哲学社会科学讨论:“百家争鸣”论国事 (三)文学事业欣欣向荣:“百花齐放”建家园 (四)艺术事业美不胜收:“百鸟争鸣”奏合唱 结语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