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咆哮的土地

咆哮的土地

  • 字数: 190
  • 出版社: 漓江
  • 作者: 蒋光慈|
  • 商品条码: 9787580100603
  • 适读年龄: 6-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53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讲述了在大革命的 疾风暴雨中,共产党员、矿 工张进德和出身地主家庭的 革命知识分子李杰相继回到 故乡,把新思想带给农民, 在农村撒下反抗的火种,在 沉睡的田野上掀起了一股革 命风暴的故事。
作者简介
蒋光慈(1901-1931),原名蒋如恒,又名蒋光赤、蒋侠生,字号侠僧,安徽霍邱人。1917年,蒋光慈进入芜湖省立五中学习,受早期革命者高语罕、刘希平等教师的启迪,阅读了《新青年》《每周评论》等进步书刊,接受了新思想。 但是,蒋光慈在读了无政府主义运动最高精神领袖和理论家的苏联克鲁泡特金、巴枯宁等人的著作后,又产生了无政府主义思想,他与许多同学组织了无政府主义团体“安社”,编印社刊《自由之花》,抨击军阀统治,鼓吹无政府主义。他还积极领导芜湖地区学生运动,任芜湖学生联合会副会长。 1920年,蒋光慈去上海,成为上海外国语学社首批学员,结识了陈独秀、陈望道等早期革命家,加入了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他与刘少奇、任弼时、萧劲光等被派赴苏联学习。他在苏联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两次见到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列宁。 1924年1月列宁病逝时,他专门写下了《哭列宁》的诗和散文,并在《新青年》发表《列宁年谱》,是较早宣传列宁著作的人。 1924年夏天,蒋光慈回国,任教于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倡导革命文学,先后发表《无产阶级革命与文化》《现代中国社会与革命文学》等文章。1925年冬,他写了一首歌颂五卅时期烈士的悼歌《在黑夜里——致刘华同志之灵》,歌颂工人运动领导人,控诉反动派暴行。1928年初,他与后来成为著名文学理论家阿英等人组织了“太阳社”,编辑《太阳月刊》《海风周报》《拓荒者》等杂志。 1925年,蒋光慈出版了描述贫苦农民少年经过曲折道路参加革命的《少年飘泊者》等中长篇小说,发表了革命文学的新诗《新梦》和谴责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赞颂革命人民的《哀中国》。1927年春,他完成了反映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的纪实小说《短裤党》,1930年11月发表了描述贫苦农民开展斗争的《咆哮了的土地》,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精彩导读
一 这乡间依旧是旧日的乡 间。 靠着山丘,傍着河湾, 零星散布着的小的茅屋、大 的村庄,在金黄色的夕阳的 光辉中,依旧是没有改变一 年以前的形象。炊烟随着牧 歌的声浪而慢慢地飞腾起来 ,仿佛是从土地中所发泄出 来的伟大的怨气一样,那怨 气一年复一年地,一日复一 日地,总是毫无声息地消散 于广漠的太空里。乌鸦成群 地翱翔着,叫鸣着,宛然如 报告黄昏的来临,或是留恋 那夕阳的西落。那树林葳蕤 的处所,隐隐地露出一座楼 阁的屋顶,那景象仿佛是这 乡间的圣地,而在它周围的 这些小的茅屋、大的村庄, 不过是穷苦的窝巢而已。 一切都仍旧,一切都没 有改变…… 但是,这乡间又不是旧 日的乡间了。 在什么隐隐的深处,开 始潜流着不稳的水浪。在偶 尔的,最近差不多是寻常的 居民的谈话中,飞动着一些 生疏的,然而同时又是使大 家感觉异常有兴趣的字句: “革命军”……“减租”……“打 倒土豪劣绅”……这些字句 是从离此乡间不远的城市中 带来的,在那里听说革命军 快要到来,或者革命军已经 到来了。 年老的乡人们听到了这 些消息,也很对之注意,然 而是别种想法:革命?为什 么要革命?世道又大变了! ……年轻的乡人们却与他们 的前辈正相反。这些消息好 像有什么魔力也似的,使他 们不但暗暗地活跃起来,而 且很迫切地希望着,似乎他 们将要从“革命军”的身上得 到一些什么东西,又似乎他 们快要赶赴欢娱的筵席——
目录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十八 十九 二十 二十一 二十二 二十三 二十四 二十五 二十六 二十七 二十八 二十九 三十 三十一 三十二 三十三 三十四 三十五 三十六 三十七 三十八 三十九 四十 四十一 四十二 四十三 四十四 四十五 四十六 四十七 四十八 四十九 五十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