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南太平洋的风:库克群岛生活笔记

南太平洋的风:库克群岛生活笔记

  • 字数: 92
  • 出版社: 人民文学
  • 作者: 胡子
  • 商品条码: 9787020190256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167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5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经过海洋、孤独锤炼,又经过岁月沉淀的新生活之书。 27岁硕士毕业后,找不到工作的胡子,无奈选择远洋渔业公司的外派工作,远赴离家一万多公里的库克群岛,前途未卜,一切交给命运。 脱离学校的象牙塔,又该何去何从?这是一个小众又勇敢的选择。 命运——或者说是一份为期两年的合同——向这里投下视线。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总有人会选择体验人烟稀少的岔路,为大众的惯性生活带来一阵南太平洋的风。 热带雨林气候、比陆地面积大百倍的海域面积、船上的生活和永远在成长的人生……这座绿色牢笼,关押着一个更宽广的世界。 船上的生活太艰苦了,他已经替你们体验过了;岛上的生活太寂寞了,他也替你们体验过了。没有宏大的人生观,没有轰轰烈烈的理想誓言,有的是平淡而普通的工作和生活日常,有的是把这份平淡而普通不断丰盈的心境。这是他的故事,也可以成为你、我的故事。
作者简介
胡子,1988年生,湖南宁乡人。学过英语和水产养殖,曾在南太平洋库克群岛工作。喜欢写乡间的人和事,已出版散文集《岛上来信》。
精彩导读
是一年卸鱼时 二三月份,渔船陆陆续续从密克罗尼西亚转场过来,我申请了不少捕捞准证,其间又帮忙接待过几次政府团,事情虽繁琐,日子却还算清闲。眨眼到了五月,鱼舱渐满,而那时大多数渔船在北方群岛附近,加之四月我去其中一座小岛,与当地海关、渔业局打招呼,并熟悉了当地转载条件,董哥因此把今年第一次转载安排在那里。此时我远在拉罗汤加,船上没有会英文的人,进出关以及与渔业局的沟通都只能在电话里进行。外岛英文水平不如拉罗汤加,官员们做事也更散漫,拿海关来说,一个事情先在电话里沟通两遍,邮件里写一遍,另外再短信跟进两遍,才有可能做对。而当地渔业局的官员是个酒鬼,常常九、十点了,还不见人,船上催我,我打海关电话,打市长电话,打市长女儿电话,满岛找人。后来搞得烦了,去渔业局“诉苦”,人家护短,说没汽油啦,没法上船(我们在潟湖外转载)。第二次过去转载我们干脆送几大桶汽油给他们,结果还是迟到,我不依不饶去渔业局讨说法,这时他们总算松口,说如果过了九点还不见人,我们照常转载就是。 慢慢渔场南移,这边国庆在即,董哥桌子一拍,把第三次转载安排在拉罗汤加。去年他在,凡事有他出面。他带我去监狱找工人,这边犯人所犯之罪不重,可外出打工,周末可回家,监狱方面也想捞一笔收入,于是一直和我们合作。转载船来的那天,董哥在港务局用单边带和船上联系要怎么靠港,去货物代理那里预定转载用的货柜,给工人订餐,去农场预定蔬菜补给船上,请当地电工维修机器,事无巨细,看他周旋于各处,我的心里暗暗佩服。只是没想到这么快就由我一个人来做了。 如往常一样运输船先到拉罗汤加的港口,船上还是原先那帮人,只是多了几个萨摩亚船员,这样就无需再从当地请工人。第二天周六,集市上电话费充多少送多少,公司规定,只有管理层的人才有电话卡,其他人得自己花钱,我想反正基地有现成的,把卡借给他们,帮他们充钱就好了。七八个人围着,要解释,要设置,要买流量,到后面我已经没有力气讲话了,抱着大家出门在外不易,靠了岸都想跟家人朋友联系这个想法一直耐心帮他们弄。董哥说有预算请船上人吃饭,于是带大家买菜买酒,在集市买了白菜、萝卜和豆角,还有很嫩的生姜,十纽币一袋,买了两袋,还有个不大不小的菠萝蜜,老板去过海南,说我们中国的菠萝蜜那才叫一个大,张开手做样子,我连连点头。老姚是船长,看辣椒一块钱一个,不买。他还是挺节俭的,后来去超市看见大葱,拿到手里又退回去,我说想吃就拿,有预算,不要怕,结果买了不少肉,还有五六瓶红酒,预算超了,后面几样就不能买,又退了,其中一样就是大葱!船上的米好吃,粘性很好,我跟老姚讲下次从国内过来帮忙带几袋。他心情很好,连连答应。后来老潘说老姚答应了什么你要赶紧拿,不然时间一久,他就反悔。讲实话,我脸皮薄,做不出那样的事。后来吃晚饭,受老潘的再次怂恿,老姚给了我老干妈、榨菜、咸鸭蛋,我感到不好意思,拿了家里几条鱼,又弄了些木瓜到船上。 船上吃饭分三四拨,菜是一样的,只是印尼船员不吃猪肉,有些菜得另外炒。他们在过道吃饭,阿迪见了我,投诉有艘船的大副打印尼船员,我说我们已经警告过他了,再打人就开除他。阿迪会说英文,算是印尼人里的老大。他吃饭不用筷子,用手抓,一点鸡肉一点饭,揉在一起吃。那时太阳已落了下去,天上飘着晚霞,船顶一个印尼小伙子在做祷告,地上垫了席子,他跪在那里,后来注意到我,朝我笑一笑。我虽然不信教,但是喜欢他这样和自己独处的时光。到第二天早上,听说船上的萨摩亚船员偷烟,我先是跟其中一个讲,这个人也非常讨嫌,到处借钱,我要不是听渔业局讲,差点也要在他面前吃亏的。我说,你们作为萨摩亚人,在外面要有骨气,大家都说你们萨摩亚人偷东西你觉得光彩吗?他倒是没怎么还嘴,后来我见了其他几个,他们一口咬定没有偷。我没有证据,也没办法,只是说我们公司尽可能帮助你们,你说手指痛,我带你去医院,可是你们怎么对我们呢?你现在可以信誓旦旦地说没有偷烟,那好,我相信你,但如果下次再有我们的人讲烟不见了,我们会扣你们工资,要是严重直接开除。我能做的就只是这样,可能往后还是会偷吧,只是可怜公司的船员了。 过两天,渔船陆陆续续进港,白天我帮忙补给食物,带船员看病,处理海关和渔业局七七八八的问题,晚上回办公室继续安排第二天的工作,我的脾气变得十分暴躁,不再像才开始那样和和气气。有时事情安排不过来,船员个人的事情就只能推到一边,比如有个人要我买奶粉,我一直没买,他对我大吼大叫,我说你搞清楚,买奶粉不是我的工作,是帮忙,你吼我我就会去?(后来还是帮忙买了。)还有个船员因为手机上不了网,公司只有一台手机公用,我顾不过来,他就一直念啊念,念得我烦躁了,只好去吼另一个拿了手机的船员。一开始我对他印象很好的,他是个小胖子,说话有意思。我问他辛苦不辛苦,他嘻嘻笑,说才开始会辛苦,慢慢习惯了。他骄傲地说他跟船长是邻居!他还有那样年轻人的天真气,仿佛对一切还有兴趣。他说,哥,我手机数据线坏了,耳机也坏了,你得空去买下好不好?我说这里东西贵。他一听,着急地说,你不要管贵不贵嘛,没有这些在船上连个歌也听不了。我每天大大小小的事情没有停过,仍然抽空去帮他买了回来。但是后来他一直霸占着这个手机,直到我吼才愿意拿过来,让我感到失望。 有天我实在累不过,晚上八点多回了办公室,鞋子没脱,倒在床上睡了过去,到凌晨两点多醒来,继续处理邮件,等忙完,天快亮了。我很沮丧,因为自己在如何管理别人这件事情上丝毫没有上进心,可如果做不好,又会一直这样疲惫下去,直到耗光最后一点力气,最后不得不离开。可是以后要去做什么呢?我也不知道。 这天货船要出港,我们的船开到潟湖外飘着,陆地上留了三个船员买东西。我带他们买完,又回办公室做事。天一直下雨,担心他们没有吃饭。和老张一起去码头看,三个人可怜兮兮地站在仓库的屋檐下,见我们去了开心地招手。把他们带回基地,饭菜热了热喊他们吃。他们见院子里有辣椒,摘了一些。又有一天,是轮机长,也因为手机卡的事情吼过我。后来帮他弄好,他的态度好了很多。他的衣服穿坏了,剩下两身体面的,舍不得穿,他说在机舱干活没必要穿好的。他请我带他去买,在路上听他说一说船上的事,原本他在我们公司做,有十多年了,后来去浙江的渔业公司,待遇方面更好,但船况差,他想来想去还是命要紧,又回来了。他是福建人,上了广东人的船,说吃的方面不适应,广东人的稀饭是用干饭加水煮出来的,我听了好笑,想起自己早几年才去湛江的乡下育苗,也是吃这样的早饭,很能明白他的不适应。后来船快要走了,大家都在舱内休息,这时渔业局有人来要鱼,他正好在,喊两个人扔鱼到岸上,我正要去捡,他哎哎拦着我,自己去了。他这一拦,我麻木了几天心又变得松软些了。 2016 年7 月24 日于拉罗汤加
目录
目录 自序 南太平洋的风 1 二十七岁去远方 1 少爷水手 13 又是一年卸鱼时 20 海上信件七封 27 北方有孤岛 44 彭林岛见闻 51 去彭林 55 苏瓦月古 65 去艾图塔基 71 渔船进港 75 在小岛吃什么 81 养黑珍珠的老李 91 抓虾 96 海边野餐 103 查理家的圣诞节 109 小岛上的新年 114 牛跃峰 119 董哥 130 谢谢你来看我 149 附录 岛民吃什么 159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