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效果评价研究

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效果评价研究

  • 字数: 304
  • 出版社: 西南财大
  • 作者: 彭文英|
  • 商品条码: 9787550465367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78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以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效果评价为什么 评、谁来评、评价谁、评什么、如何评为基本思路 ,系统梳理了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效果评价的缘 起和发展历程,并结合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特点,从 学理上分析了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效果评价的基 本原则,从“学”的效果和“教”的效果两方面探 讨了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效果评价的主要内容、 评价主客体、评价方法等。本书对高校思政课混合 式教学效果评价的理论研究及教学实践具有一定的 指导意义。
作者简介
彭文英,女,重庆交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副教授,硕士学位,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主持省部级项目两项,分别为: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重庆市高校学生贫富差距现象对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项目编号.08一GT一100,已结题),该成果获重庆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成果研究项目类二等奖;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项目——“重庆市高校学生社会心态的预警与调试研究”(项目编号:14SKGl7,在研)。主研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9项,主持校级科研课题6项。先后在《黑龙江高教研究》、《理论月刊》、《理论界》、《教育与职业》、《思想教育研究》、《教师教育研究》、《中华文化论坛》等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论文《论和谐背景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并获重庆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成果学术论文类特等奖。主编教材《政治与公共事务报道》(2013)。获“全国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优秀论文优秀奖”等多项奖项。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效果评价的缘起与发展 第一节 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效果评价的缘起 第二节 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效果评价理论基础及发展 第三节 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效果评价研究的不足和反思 第二章 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效果评价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 坚持线上线下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的评价原则 第二节 坚持线上线下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的评价原则 第三节 坚持线上线下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的评价原则 第四节 坚持线上线下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评价原则 第五节 坚持线上线下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的评价原则 第六节 坚持线上线下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统一的评价原则 第七节 坚持线上线下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的评价原则 第八节 坚持线上线下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的评价原则 第三章 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效果评价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中“学”的效果评价主要内容 第二节 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中“教”的效果评价主要内容 第三节 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中师生互动效果评价主要内容 第四章 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效果评价主客体 第一节 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效果评价主客体内涵 第二节 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效果评价主体外延 第三节 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效果评价客体外延 第四节 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效果评价主客体互动 第五章 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第一节 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效果评价的两种方法取向 第二节 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效果评价的四种模式 第三节 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效果评价的主要方法 第六章 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第一节 构建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时代要求 第二节 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效果评价指标设置原则 第三节 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成要素 第四节 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效果评价模型构建 第七章 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效果评价实证研究 第一节 实证研究过程设计 第二节 实证数据比较与分析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