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简读李贽

简读李贽

  • 字数: 108
  • 出版社: 陕西师大
  • 作者: 张献忠|总主编:郭齐勇//周晓亮
  • 商品条码: 9787569541656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193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4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李贽是泰州学派的一 代宗师,本书介绍了他的 生平履历及深邃思想。他 的哲学与社会思想、政治 经济思想、文学思想和史 学思想,内容丰富,包罗 万象,使他处在时代矛盾 的焦点上,在朝野引起了 激烈争论,以至于理解他 成为理解晚明政治走向、 社会风尚和思潮变迁的一 大关键。
作者简介
张献忠,1973年生,山东平邑人,历史学博士。1999年进入天津人民出版社,从事编辑工作,2012年调至天津社会科学院,现为天津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明史、书籍报刊史和科举学,著有《大家精要.李贽》、《中国反贪史》(明代部分,第二作者)等,在CSSCI来源期刊以及《光明日报》等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其中多篇多次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和人大复印资料《明清史》、《出版业》等全文转载。
精彩导读
颠沛流离的一生 乡试中举,仕宦生涯 李贽六岁时丧母,父 亲以教书勉强维持生计。 七岁时,李贽开始跟随父 亲读书,十二岁的时候, 写了篇习作《老农老圃论 》。在这篇文章中,李贽 把《论语·子路》中“樊迟 问稼”和《论语·微子》中 “子路遇荷礤丈人”两段内 容结合起来,讽刺了鄙视 农业劳动的孔子,赞扬了 关心农事的樊迟。为同学 们所钦佩和赞叹。“樊迟 问稼”的原文如下: 樊迟请学稼,子曰:“ 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 ,曰:“吾不如老圃。”樊 迟出,子曰:“小人哉, 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 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 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 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 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 ,焉用稼!” 《老农老圃论》主要 是针对这段话而写的。这 段话的大体内容是:樊迟 问孔子如何种庄稼和蔬菜 ,而孔子在背后骂樊迟是 小人,因为樊迟明知孔子 对农业一窍不通,还要提 问,在孔子看来,这就如 荷葆丈人嘲讽他“四体不 勤,五谷不分”一般,因 此孔子不能容忍,故骂樊 迟为“小人”。 在封建社会,孔子是 读书人顶礼膜拜的“圣人” ,是绝对的权威,因此在 传统的教育中,对于“樊 迟问稼”都遵循孔子的“圣 训”,批评樊迟,认为耕 地种菜不是读书人该做的 事,当然樊迟也就不该提 问。然而,李贽从小就喜 欢独立思考,绝不遵从任 何权威,他的这篇文章就 充分显示了他的叛逆精神
目录
引言 第1章 颠沛流离的一生 乡试中举,仕宦生涯 辞官弃家,耿李论战 隐居龙湖,潜心著述 颠沛流离,笔耕不辍 通州被逮,荣死诏狱 第2章 哲学和社会思想 李贽对儒家思想的批判 李贽的哲学思想 李蛰的社会思想 第3章 政治经济思想 李贽的政治思想 李贽的经济思想 第4章 文学思想 文学的创作源泉和表现方法 对通俗文学的肯定 文学的功能 在中国文学思想史上的地位及其影响 第5章 史学思想 李贽的进步史观 《藏书》所反映的史学思想 第6章 影响及其地位 李贽思想在明代的传播及其影响 李贽思想在清代的影响及其命运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李贽思想的传播 李贽思想在海外的传播和影响 附录 年谱 主要著作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