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一枕书梦

一枕书梦

  • 字数: 160
  • 出版社: 广西师大
  • 作者: 朱航满 著
  • 商品条码: 9787559875570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页数: 276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7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一枕书梦》是著名散文随笔作家朱航满近年来的读书随笔集,包括《雪天访书》《逛旧书店杂忆》《塔下买书记》《北大书事抄》《鲁迅故居买书记》等篇章。谈作者在京城购书的经历,亦可见当下京华阅事之一斑,其中北京的古迹,如万松老人塔、鲁迅故居、圆明园遗址、北大燕园、地坛公园,读来颇有滋味;趣读周作人及其苦雨斋文人的点滴,其中谈废名、汪曾祺、谷林、陈乐民、孙郁等,乃是一脉文心,于细小处见功力;作者喜好读书的记忆,其中谈张充和的书法、吴藕汀的画册、李文俊的收藏、锺叔河的书信、赵珩的饮食谭,娓娓道来,趣味横生,如沐春风。朱航满追求古朴清明的文章风格,作文质朴,见识通达,颇可一读。
作者简介
朱航满,1979 年生,陕西泾阳人,著名散文随笔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在南京、北京等地读书,文学硕士。写作有随笔、书话、游记、文学评论等,近年来倡导古朴清明的文章风格。曾出版随笔集《书与画像》《读抄》《木桃集》《立春随笔》《雨窗书话》《杖藜集》等多种,编选花城出版社2012 年至2020 年《中国随笔年选》,策划并主编黄山书社“松下文丛”,编选《念楼话书》曾入选多个好书榜单。
精彩导读
鲁迅故居买书记 鲁迅的北京故居与我工作的单位,只有很近的距离,但去得却很少。有天儿子提及想去参观,便发了信息,问黄乔生馆长,回复说,可以预约参观,馆里还有两家书店,亦开放。儿子读了鲁迅的文章,想参观他的北京故居,我则考虑去故居的两家书店看书。那天带儿子转了一圈,很快便出来了。鲁迅故居的对面是一排老房子,叫作“朝花夕室”。我记得这个地方,过去是鲁博书屋,之前曾来过两次,这次来,感觉故居与这个房子之间的距离,很是逼仄。问了一个保安,说鲁博书屋搬到博物馆的展览厅出口处了。于是带着儿子去看鲁迅的生平展。从展厅出来后,出口处果然有很小的一个玻璃屋子,门口有个木头匾牌,上面有“北京鲁博书屋”几个书法刻字,放在一个玻璃柜子上。玻璃柜子里,摆放着一些纪念品和文化创意产品。进了这个小屋子,有位女店员,问她,书店什么时候搬过来的,说是三年多了。环顾了书架,有不少感兴趣的书,鲁迅的一些旧版本的著作,鲁迅的研究著作,以及鲁迅同代人的相关著作。除了鲁迅的一些老版本的旧书以外,大多数新书都是知道的,且也常见,只是这么摆放在一起,倒有一种特别的气息。 在鲁博书屋的书架上,看到一册现代文学馆编的《唐弢藏书目录》,系内部印刷的非卖品,标价一百八十元。唐弢是著名的鲁迅研究专家,也是新文学史料的收藏家,还是散文家,他的这册藏书目录,对于研究现代文学很有价值。唐弢将生前藏书捐献现代文学馆,可谓功莫大焉。现代以来很多名家,在离世前都将藏书捐献各种文化机构,但有些也是将藏书散掉了。其实捐或不捐,都是自己以及其后人的自由,如果是有心人,在这些藏书散失之际,编选一个藏书目录,是很有益的。读这些藏书的目录,就仿佛是到这些名家的书房进行一次巡游。故而我读这册《唐弢藏书目录》,尽管只是简单的书目及版本信息,却能读得津津有味。这位女店员看我对书屋的书很感兴趣,主动与我加了微信,说书屋的新书,她都会在微信朋友圈发布的。我说记得之前,还有位店员,她说是萧老师啊,过去是萧老师和她一起负责,现在则由她一个人经营了。我这才知道那位店员,原来就是萧振鸣先生。记得萧先生有本新书刚刚出版,她说是有一册新书,但卖完了。似乎又记起来,从一个角落里,拿出来一册,还是毛边和签名本,我立即要求买了下来。 萧先生的这册新书《走近鲁迅》,由三百多个关于鲁迅的小故事组合而成,这些故事,或者来源于鲁迅的著作,或者来源于鲁迅同代人的记忆,多是有趣和生动的。虽是小故事,却很见出写作者对于史料的熟悉。有些小故事,过去未曾体味,经萧先生一写,反倒注意了。似乎由此也对萧先生有了一种特别的亲近之感。与萧先生并不熟悉,却有着特别的缘分。十七八年前,我在北京读研究生,抽暇到鲁迅博物馆拜访孙郁馆长,不遇,便到故居对面的鲁博书屋看书。印象很深的是,那天在书屋买了一套一九九五年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书趣文丛”第一辑。买这套丛书,主要是为了买谷林的那册《书边杂写》。早就听说过这本读书文集,但一直未曾见过,竟在这里遇见了。书屋就我一个读者,店员见我对书有热情,便与我闲聊了起来。得知我是关中人,他说陕西是鲁迅研究的一个重镇。又见我对谷林的书感兴趣,便推荐了河北教育出版社的《周作人自编文集》。这套书其实当时已超过我的支付能力了,但最终还是下决心购下了。这次来书店,我才知道,原来那位当时与我闲聊的店员,其实就是萧先生。可惜,这次来鲁博,萧先生已退休了。 从鲁博书屋出来,很快就发现了不远处的鲁迅书店。一家博物馆,有两家书店,这是很少见到的事情。其实,对于鲁迅书店,我亦知道很久了。这原本是朋友李建新和张胜在北京操持的“星汉文章”出版公司的一个书店,可惜“星汉文章”最终悄然落幕。这家特别的书店,也转让给一家文化公司了。虽然书店易手,但书店还是有设计家张胜的风格,简洁,雅致,甚至不乏时尚气息。从鲁博的院子步入鲁迅书店,起先看到一排文化创意产品,有鲁迅的微型雕像,以及印有鲁迅头像的布袋子,其中有几本民国时期的《呐喊》《彷徨》和《新青年》,当即想,是不是这家书店还出售民国旧书或者民国版的影印本,于是立即小心拿了起来,结果大失所望,只不过是个仅有书皮的笔记本罢了。在书店转了转,这里也有很浓的鲁迅气息,有一个书架,都是历年的《鲁迅研究月刊》的合订本,但最多只是一种装饰作用,很难会有读者。有几个书架,是“鲁迅专架”,有《鲁迅全集》的数个版本,其中的两个版本,已是绝版了;还有一些近年来鲁迅研究的专著,有本黄乔生馆长在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周氏三兄弟》,装帧很漂亮,是张胜设计的作品。 鲁迅书店还有不少“星汉文章”的作品,其中书店入口处的展台上,便有一册“星汉文章”为孙郁先生出版的《鲁迅书影录》。这本小书,承建新相赠,后来又请孙郁先生题写了跋记,作为留念。但实在没想到,“星汉文章”最终没能坚持下来。星汉出版的一些著作,却是很有价值的。这次在鲁迅书店,见到星汉出版的“孙犁集”六种、“莎士比亚悲剧”四种、《鲁迅先生写真集》等,都是装帧别致,也十分漂亮的;还有建新之前在河南文艺编辑的“汪曾祺集”十种,是建新和张胜合作的前奏,堪为当下文学作品出版的典范。“星汉文章”出版的这些书,因为种种原因,很难见到和买到。这次我在书店就看到了朱金顺先生的《新文学史料学》,这是一册很小众的学术著作,但却在“星汉文章”出版了。其实,当下研读现代文学,或者买新文学书籍,乃至写新文学书话,朱先生的这册书都是十分值得一读的。我们有时对于自己看到的事情,难免一惊一乍,其实便是眼界不够开阔,乃至对于一些基本知识体系掌握不够所造成的。“星汉文章”的书,建新多赠我。这次在鲁迅书店,买了这册《新文学史料学》,以作纪念。 二〇二一年三月十七日, 二〇二三年五月十七日修订 我与布衣书局 黄裳曾有写贩书人的计划,并陆续写过几篇,诸如《老板》《记郭石麒》《记徐绍樵》等。但这个系列没有继续下去,或许相对藏书家来说,贩书人的文章比较难写,但亦有其价值。在《记郭石麒》的文章中,他写道:“在上海买书十年,相熟的书店不少,其中颇有几位各有特点的书友,事后追忆,颇有记述的价值,不但是书林掌故,他们的工作,对保存文化的贡献,也是难以忘记的。”又在《记徐绍樵》中,写道:“他们都是见多识广的,多年来典籍流散都离不开这些中间人。”我读黄裳的这几篇文章,认为都是文情俱胜的佳作,但不如他写著名学者和藏书家的文章有影响。我虽然不像黄裳那样常跑古旧书店,但在京城买书也快二十年了,去过很多的书店,也认识几位书店的老板,但最相熟的,可能还要算是布衣书局的老板胡同。关于胡同和布衣书局的介绍,实际上是不少的,他还曾被拍摄成纪录片,在世界读书日期间播放。他似乎永远都是平头,戴一副黑框眼镜,身材微胖,笑容可掬,有些民国范儿,但更像个乐天派。 十八九年前,我刚到北京读书,恰逢布衣书局初创。记得是在报摊买了一本《读书》杂志,那期杂志的一页补白上,登了布衣书局的广告,是王世襄先生题写的店名,但并没有地址,只有一个简单的书店网址。我在这个网址上注册了会员,并经常去浏览那个书店网店上的书,也常常去书店的“布衣书话”论坛看看。相比当时天涯网活跃的“闲闲书话”,“布衣书话”谈的多是旧书,更像一个小小的书友雅集。我那时读书,颇寒酸,很少去布衣买书,但却喜欢看他们卖出的旧书。或许胡同是学美术出身的,他经营的网站和论坛,以及售卖的旧书,都有一种特别清幽的气息。那时他也坚持写“贩书日记”,并将这些日记内容贴在网上,我很爱读,便在报纸上写了一则介绍短文,其中有这样的评价:“读胡同的这些贩书日记,一是对淘旧书很长见识,其中隐藏着关乎文化、版本、人文、收藏等多种知识,又有京城文人和书友交际的情趣,侧面则是一家书店的成长史。而此可见贩书者也并非等闲之辈,长期浸润,日积月累,读书也非泛泛了。” 后来认识了胡同,我曾表示想到书店去看看,他回复说布衣没有实体店,主要还是在网上卖书。这算是婉拒了我的请求。我倒是有次因为要去为自己的一本小书签名,特意去了他的工作室,那里的书架堆满了书,实际上是个库房,外人很难拣选。布衣出售的书,都是文史方面的著述,大体包括三类,一种是近几十年来的旧书,另一种是民国以前的古书,还有一种则是出版社出版的一些特装书,包括一些名家的签名书、毛边书和精装书之类。我有三本小书,都做了毛边本,也在他那里出售。其实在我看来,能在布衣卖书,本身就是一种荣幸,说明能被这个特别的读书群体所接受。记得《雨窗书话》出来的时候,我请出版社做了一些毛边本,但他们做的,与普通的毛边本完全不一样,不是那种毛茸茸的书页,而是将书边打毛,有一种很特别的书卷气息。记得布衣在做推介时,写了这样一段话:“本书不同于一般的毛边书或光边书,而是采用打毛工艺制作,毛状书口。此种书口打毛工艺曾被用于二〇一九年‘世界最美的书’《江苏老行当百业写真》。这种独特的制作工艺,与此书古朴雅致柔软的书卷气息十分契合,是设计师的一种创作作品。” 我在布衣书局买的最多的是新书,其实有时倒不是特意追逐布衣的特装本,而是他们选的一些文史书,有些虽小众,但品位很是不俗。另外一个原因,则是介绍的新书,大多先于其他平台,可以先睹为快。那种作者签名和盖印的附加行为,以及极为细心的包装,则带来了一种特别庄重的仪式感。但我最感兴趣的,实际上是一些旧书,古书我则是买不起的,也很少去关注。我在布衣买到的几本旧书,印象较深的有两本。一本是周作人的文集《自己的园地》,系香港实用书局一九七二年翻印,采用的底版是一九二九年上海北新书局的重印版,品相很不错,价格倒是不贵;另一本则是上海学人鲲西的《清华园感旧录》,当时我刚刚读完鲲西的《三月书窗》,对这位少人关注的读书人很感兴趣,恰好布衣有一册鲲西签赠给“七月派”诗人罗飞的。待这册《清华园感旧录》寄来,令我有些吃惊的是,此册旧书不仅有签名,还有鲲西的一段题跋,并有剪报十余张,书页间还有诸多标记,如此等等,可谓很好的研究资料。我后来据此写了一篇《鲲西签赠本索迹》,勾勒了这册旧书背后的故事。这是在布衣买书的一个意外收获。
目录
雪天访书/001 逛旧书店杂忆/007 塔下买书记/012 北大书事抄/019 鲁迅故居买书记/025 我与布衣书局/031 因书而美/037 地坛书市一瞥/041 辛丑购知堂著作记/047 元旦杂抄/053 我的爱读书/060 海滨消夏记/064 西湖半月书事/070 知堂遗墨琐谈/077 “如窃贼入了阿拉伯的宝库”/083 《周作人散文钞》的注释/090 周作人选集过眼/096 周作人与北京风土书/108 废名谈新诗/114 “用我的杯喝水”: 《念楼话书》编后记/121 陈乐民的士风/131 喝茶、读城与文坛掌故/136 我的老师陆文虎/141 君子文章/148 有了Google或百度,“吾衰矣”/154 我看《蒲桥集》/160 年年岁岁一床书/166 藕汀画册两种/200 张充和题字闲话/206 旧书摊与翻译家/212 谷林『情书』/216 锺叔河先生的信/219 老饕三笔/231 清谷子张/235 我读期刊的记忆/240 芳草地谈书/246 我的第一本书/250 逛冷摊,拨寒灰,访师友/255 雨窗闲话书/260 跋/26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