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西方儒学史:对东学西传的阐述与审思

西方儒学史:对东学西传的阐述与审思

  • 字数: 386
  • 出版社: 孔学堂书局
  • 作者: (美)丁子江|总主编:郭齐勇
  • 商品条码: 9787807704522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37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专著主要阐析了东西方思想对话的双向互动;儒学西传与孔学体系的三重性架构等论题。回顾了意大利、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南欧天主教传教士早期的儒学西传;法国、比利时和德国等西欧传教士早期的儒学西传以及“礼仪之争”与西方对华态度的逆转等;谈及英美、法国、德国、意大利、比利时以及北欧诸国等欧洲大陆现代汉学家的儒学西传;俄罗斯与东欧现代汉学家对儒学西传等;以及现代欧美华裔学者的儒学西传等。本书还预测了儒学西传的前瞻与趋向,审思了儒学西传中的新型危机与挑战。
作者简介
丁子江,美国加州州立科技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云南大学客座教授、中国哈尔滨工程大学客座教授。兼任中文《东西方研究学刊》主编,《东西方思想家系列》丛书主编,代表作品:《罗素与中华文化》《罗素》《中国当代民营经济史评》《思贯中西》。
目录
导言:全球化·世界主义与儒学西传 开篇 在多维思想再对话中的西方儒学 第一章 儒学西传与东西方思想对话的双向互动 第一节 “西学东渐”与“中学西引 第二节 中学西引中的“崇华派”与“恐华派 第二章 儒学西传与孔学体系的三重性架构 第一节 孔学体系的“闭型”与“介型”架构 第二节 孔学体系的“开型”架构 第三节 孔学体系的八大“开型”架构 上篇 儒学西传的缘起与初型(16—18世纪) 第三章 南欧天主教传教士早期的儒学西传 第一节 耶稣会来华与儒学西传的由来 第二节 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对儒学西传的贡献 第三节 西班牙与葡萄牙耶稣会传教士对儒学西传的贡献 第四章 西欧传教士早期的儒学西传 第一节 法国天主教传教士对儒学西传的贡献 第二节 比利时天主教传教士对儒学西传的贡献 第三节 德国基督新教传教士对儒学西传的贡献 第四节 “礼仅之争”与西方对华态度的逆转 中篇 儒学西传的拓展与转型(18—19世纪) 第五章 英美传教士的儒学西传 第一节 英国基督新教传教士对儒学西传的贡献 第二节 美国基督新教传教士对儒学西传的贡献 第六章 中国教徒的儒学西传 第一节 天主教徒沈福宗对儒学西传的贡献 第二节 基督新教徒王韬对儒学西传的贡献 第七章 儒化认同圈与儒学西传 第一节 从文化认同圈到儒化认同圈 第二节 中国传统社会的多层儒化圈 第三节 传教士与中国传统社会的多层儒化圈 下篇 儒学西传的兴盛与成形(19—21世纪初) 第八章 欧洲大陆现代汉学家的儒学西传 第一节 法国现代汉学家对儒学西传的贡献 第二节 德国现代汉学家对儒学西传的贡献 第三节 意大利、荷兰、瑞典、瑞士、比利时现代汉学家对儒学西传的贡献 第九章 现代英美汉学家的儒学西传 第一节 英国现代汉学家对儒学西传的贡献 第二节 北美现代汉学家对儒学西传的贡献 第十章 现代华裔学者的儒学西传 结语 后记:在儒学西传的历史时空中穿越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