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项塔兰(2025版)

项塔兰(2025版)

  • 字数: 787
  • 出版社: 北京联合
  • 作者: (澳)格里高利·大卫·罗伯兹|译者:黄中宪
  • 商品条码: 9787559681966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968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13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项塔兰》:一个真实的故事,一切冒险和智慧的总和。 林巴巴本是大学里最年轻的哲学与文学讲师,却因婚姻破裂染上毒瘾。为获取毒资,他身穿全套西装、举止礼貌地犯下抢劫案,获封“绅士大盗”,也被判入狱十数年。两年后,他从澳洲看守最严密的监狱逃脱,偷渡至孟买,带着不可告人的过去,进入底层社会,和乞丐、妓女、士兵与来自世界各地的逃亡者一起,开启了新的人生旅程。在一个小村庄,他获得了新的名字“项塔兰”,意为“天赐的和平之人”。 林巴巴在印度农村学习如何穿着衣服洗澡;他住进贫民窟,成了众人爱戴的医生;他加入黑帮,干起了走私和军火交易的勾当,一次次冲进枪林弹雨;他爱上一个绿眼睛的女人卡拉,并跌入了一个更深的秘密……八年摸爬滚打,无数次绝境逢生,林巴巴可能真成了“项塔兰”。 《项塔兰》的故事横跨8年时间,集中发生在神秘的印度城市孟买。故事中有黑帮之间的明争暗斗,也不乏穷苦人民的互帮互助,感情的碰撞……这本书里有一切冒险和智慧的总和,描绘出一幅人世间众生相。樊登盛赞:“(《项塔兰》的)江湖地位类似教父。”\\\"
作者简介
\"格里高利·大卫·罗伯兹:一个真实的传奇。 1952年生于澳大利亚墨尔本,曾是大学最年轻的哲学和文学讲师; 1978年婚姻破裂,身穿西服、举止礼貌地犯下银行劫案,获封“绅士大盗”,被判入狱十数年; 1980年越狱逃至印度,八年摸爬滚打,迎来自我觉醒; 1990年再度被捕,决心坦然面对过去,入狱服刑; 1997年获释后,写下以印度逃亡岁月为蓝本的自传体小说《项塔兰》; 2015年《项塔兰》续篇《山之影》出版; 2022年10月,根据《项塔兰》改编的同名电视连续剧在AppleTV +上播出。\"
精彩导读
\\\"我花了很长的岁月,走过大半个世界,才真正学到什么是爱、什么是命运,以及我们所做的抉择。我被拴在墙上遭受拷打时,才顿悟这个真谛。不知为何,就在我内心发出呐喊之际,我意识到,即使镣铐加身,一身血污,孤立无助,我仍然是自由之身,我可以决定是要痛恨拷打我的人,还是原谅他们。我知道,这听起来似乎算不了什么,但在镣铐加身、痛苦万分的当下,当镣铐是你唯一仅有的,那份自由将带给你无限的希望。是要痛恨,还是要原谅,这抉择足以决定人一生的际遇。 就我而言,我这一生的际遇错综复杂,一言难尽。我曾是在海洛因中失去理想的革命分子,在犯罪中失去操守的哲学家,在重刑监狱中失去灵魂的诗人。当我翻过枪塔间的围墙逃出监狱后,就变成我的祖国澳大利亚的头号通缉要犯。 幸运之神一路庇佑着我,我逃到地球的另一端——印度,在那里加入孟买的黑帮。我干起走私军火、走私货物、制造假钞的勾当;在世界三个大洲被关过、被揍过、被饿过,还挨过刀子。我还打过仗,冲进枪林弹雨,结果大难不死,但我身边的人没一个活下来——他们多半都比我优秀。比我优秀的人,就这样糊里糊涂葬送了性命,就这样枉死在别人的仇恨、爱与冷漠中。我埋了这些人,这许许多多的人,为他们的遭遇和一生致哀,感同身受。 但我的故事不是从这些人开始的,也不是从孟买黑帮开始的。我的故事得从我到孟买的第一天开始说起。命运将我放进那场牌局,幸运之神发的牌让我结识了卡拉·萨兰恩。从凝视她绿色眼眸的那一刻起,我抓起那手牌。故事就是这样开始的,和其他故事一样,从一个女人、一个城市、一点运气开始。 到孟买的第一天,我最先注意到的就是那特殊的气味。在我目睹或耳闻任何印度的事物之前,甚至在我下飞机后,走在通往机场大厦的通道上时,就闻到了那股气味。在我踏上孟买的第一步,在逃出监狱、觉得世界无比新奇的那一刻,有股气味让我既兴奋又喜悦,但我没认出那是什么气味,也认不出来。 如今我知道,那是与仇恨相反的希望所发出的、令人感动的甜美气味;那是与爱相反的贪婪所发出的、让人透不过气的酸腐气味;那是众神、恶魔、帝国、复活与腐败的文明所散发的气味;那是人们在这座城市里到处都会闻到的蓝色海水味,是机器的冷酷金属味。其中混合着六千万只动物活动、睡觉与排泄所散发的气味,其中过半是人和老鼠。 那气味透着心碎,透着生存的辛苦奋斗,透着令人鼓起勇气的重大失败与爱。那是一万间餐馆,五千座神庙、圣祠、教堂、清真寺所发出的气味,是一百座专卖香水、香料、焚香、新鲜花朵的市集所发出的气味。 卡拉曾说,那是世上最糟糕的好味道。对于总能做出正确判断的她来说,这看法当然没错。但如今,每次回到孟买,那城市给我的第一个感觉就是那气味,扑鼻而来,告诉我已经到家了。 我注意到的第二个特色是热。离开飞机的空调机舱后,不到五分钟,衣服一下子就湿透了。我从来没碰到过这种气候,压得我心脏怦怦跳。每吸一口气都很吃力。后来,我才知道这种丛林汗会流个不停,因为孟买的热是不分昼夜的湿热。让人透不过气的湿度,使每个孟买人都成了两栖动物,每次吸气都吸进水汽。人们得学着忍受,得学着喜欢,不然就离开这城市。 人也是一大特色:阿萨姆人、贾特人、旁遮普人;来自拉贾斯坦、西孟加拉、泰米尔纳德的人;来自普什卡、科钦、科纳克的人;刹帝利、婆罗门、贱民;印度教徒、穆斯林、基督教徒、佛教徒、帕西人、耆那教徒、泛灵论者;白皮肤与深绿色眼睛、黄褐色皮肤与黑眼睛;各式各样、让人眼花缭乱的面孔和轮廓。这是印度无与伦比的美丽之所在。 在孟买数百万人当中,又多了我一人。走私贩子最好的朋友是骡子和骆驼。骡子替走私贩子将违禁品运过边界管制站,骆驼则是不会令人起疑的游客,帮走私贩子将货物运过边界。走私贩子使用假护照和假身份证时,为了隐藏身份,往往会混进骆驼之中。骆驼会驮着他们安全而低调地穿过机场或边界管制站,让他们不致暴露身份。 那时候我还不知道这些事。几年后,我才了解走私的窍门。第一次到印度时,我纯粹凭着本能行事,我走私的货品只有一件,就是我自己,我那脆弱而遭追缉的自由。那时候我用的是伪造的新西兰护照,在原件上改贴我的照片。我完全自己来,也知道做得不是很理想,不过肯定可以通过例行检查。但是,如果有人起疑,向新西兰高级专员公署查核的话,很快就会将其识破。 从奥克兰搭机到印度的旅途中,我在机上四处晃荡,想找合适的新西兰团,混入其中,结果找到一些再度前往南亚次大陆的学生。我借故向他们请教旅行经验和须知,和他们混得有点熟,顺理成章和他们一道通关。印度官员都认为我是和那群闲散、天真的学生同行,草草检查就放我过关。 我独自挤出人潮,离开机场。机场外阳光迎面而来,晒得我浑身刺痛,但脱逃的兴奋感让我乐不可支。我翻过一道又一道的墙,越过一个又一个边界,度过一个又一个东躲西藏的昼夜。逃狱生涯到这时已将近两年,但逃亡的生活就是得不断逃跑,每个白天和夜晚都在逃亡。虽然还没完全自由(事实上,永远也无法完全自由),但眼前的新事物——新护照、新国家、我年轻脸庞上灰色眼睛下方的那几道兴奋中带着忧惧的新皱纹——让我觉得有希望,害怕中带点儿期盼。我站在熙熙攘攘的街道上,头上是孟买热烘烘的蓝色穹苍。我内心清明,渴求如雨季时马拉巴尔花园里的早晨的光明未来。 “先生!先生!”背后传来声音。 有只手抓住我的手臂。我停下脚步,绷紧肌肉,准备出手,同时竭力压下内心的恐惧。“别跑!别怕!”我转过身去。 一位矮小的男人站在我前面,一身肮脏的褐色制服,拿着我的吉他。他不只是矮小,应该说是迷你,是个侏儒,大头,五官有唐氏综合征那种惊吓的愚笨神情。他把吉他一把塞给我。 “你的音乐,先生。你的音乐掉了,对不对?” 那的确是我的吉他。我马上想到一定是在机场的行李传送带附近掉了。我不知道这个矮子怎么知道那是我的。我笑笑,露出宽慰而吃惊的表情。他咧嘴而笑,脸上是令人害怕、无可挑剔的诚恳,我们通常称之为天真。他递上吉他,我注意到他的双手指间有膜相连,像水鸟的蹼足。我从口袋里抽出几张纸钞递给他,他立刻移动粗腿,笨拙地后退。 “不要钱。我们是来帮忙的,先生,欢迎光临印度!”他说,然后小步跑开,遁入人行道的人群。\\\"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