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好恶与治道

好恶与治道

  • 字数: 157
  • 出版社: 齐鲁
  • 作者: 蔡杰|
  • 商品条码: 9787533350383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199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4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晚明时期的思想家,普 遍对阳明后学展开批判与反 思。从更宏观的学术史角度 看,这其实也是对整个宋明 理学的反思,最终诱发了以 经学解构理学的动向。黄道 周是这一学术转型过程中的 重要思想家。他本身作为一 位思想精深的理学家,却提 出回归经学的主张,在一个 人身上深刻地反映了明清之 际学术转型的特点。本书从 黄道周的学术生平入手,按 照时间的顺序,勾勒其理学 与经学著述交迭出现的治学 历程。其次,从他著名的理 学问答录《榕坛问业》,发 掘与揭示其中的经学内容, 展现黄道周理学与经学思想 交融的特征。最后,从工夫 论的角度,进一步论述黄道 周试图调和理学与心学,并 以此作为基础,与他的经世 思想相统一与互补。
作者简介
蔡杰,福建漳州人,清华大学哲学博士,现为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山东大学未来计划青年学者(23-27),兼任中华孔子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宋明理学、中国学、儒家伦理学。主持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1项、国家“十三五”文化工程“全球汉籍合璧工程”项目子课题1项;出版个人专著2部,籍整理2部;在《哲学动态》《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与《道德与文明》等学术期刊文50余篇,其中 CSSCI中文核心15篇。
目录
前言 黄道周的治学历程与思想特征 第一章 《缁衣集传》的学术价值 一、《缁衣》的作者问题 二、《缁衣》的主旨问题 三、《缁衣集传》的研究意义 第二章 《缁衣集传》的解特征 一、《缁衣集传》的诠释体例 二、解特点之一:易学化 三、解特点之二:理学化 四、解特点之三:实学化 第三章 理学视野下的好恶定性 一、从《缁衣》的“好恶”主旨谈起 二、“好恶”归于性的一派 三、“好恶”归于心的一派 四、西方哲学对好恶问题的多维解释 第四章 从好恶之难到君子小人之辨 一、义利之辨 二、理欲之辨 三、公私之辨 四、名实之辨 五、君子小人之辨的意义 第五章 从好恶之性到政治美德 一、好恶之性与易简之政 二、诚于天下:政治美德的根本 三、敬为人道:政治美德的施用 四、取信于民:政治美德的目的 第六章 “君为民表”的政治伦理建构 一、仁者:“民表”的定义与确立 二、德性的觉醒:由好仁到争先行仁 三、谨言慎行:民表的政治行为标准 四、主敬:见天德与见王道 五、易简之政:民表思想的归宿 第七章 晚明视域中的君民伦理重构 一、天爱日月之喻:君民的感相通 二、舟水之喻:敬慎与周密的道理 三、心体之喻:同构,感通,平等 四、新民本思想及对“阳儒阴法”的救治 第八章 政治教化思想的开展 一、对法令、权术的反思与批判 二、“敬明”作为政治教化的根本 三、刑赏与政教的关系 四、对刑赏的反思与扬弃 第九章 政治教化的工具与目的 一、政教工具的择取 二、政教目的的导出 三、“民有孙心”:政教思想的现实目的 四、易简之政:政教思想的目的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