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洞察(城市阴影区时空演化模式与机制)

洞察(城市阴影区时空演化模式与机制)

  • 字数: 300
  • 出版社: 东南大学
  • 作者: 熊伟婷//杨俊宴|总主编:杨俊宴
  • 商品条码: 9787576610574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27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1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在总结城市阴影区 、动态网络和智慧城市等理 论基础上,探讨了信息时代 城市阴影区时空演化模式与 机制的理论框架。利用空间 形态大数据、手机信令大数 据与实地踏勘及访谈小数据 结合等多源数据,对城市阴 影区空间边界进行精细化识 别,进而研究其位于城市整 体动态网络节点的时空演化 模式,探讨其背后的影响机 制。提出“动态消解”的整体 思路,以及面向智慧城市的 管理策略。研究拓展了城市 阴影区的更新理论方法,提 出了基于动态网络的城市阴 影区时空演化研究框架,进 一步深化了城市阴影区和智 慧城市理论。 本书可供城市规划、智 慧城市、社会学领域的学者 和政府决策人员参考。
作者简介
杨俊宴,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看,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城市中心区研究所所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学术r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设计学术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目录
序言 前言 1 城市阴影区的研究背景、动态与框架 1.1 城市阴影区的研究背景概述 1.1.1 城市阴影区的宏观政策研究背景 1.1.2 城市阴影区的现实理论研究背景 1.2 城市阴影区的概念与研究综述 1.2.1 城市阴影区的基本概念解析 1.2.2 城市阴影区的动态网络特征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综述与述评 1.3 城市阴影区研究的总体框架建构 1.3.1 数据科学与城市阴影区数智洞察 1.3.2 研究样本选择、数据集与方法 1.3.3 研究恩路与总体框架建构 2 城市阴影区时空演化与机制的理论基础 2.1 传统静态视角下城市阴影区空间现象 2.1.1 传统静态视角下城市阴影区的空间现象发现 2.1.2 传统静态视角下城市阴影区的空间形成机制 2.1.3 传统静态视角下城市阴影区与邻近片区的关系 2.2 城市阴影区研究视角的数字动态转变 2.2.1 数字动态驱动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内外机制 2.2.2 城市空间结构演化对城市阴影区的作用关系 2.3 数字动态视角下城市阴影区时空演化 2.3.1 数字动态视角下城市阴影区的时空响应路径 2.3.2 数字动态视角下城市阴影区的时空发展效应 2.3.3 不同发展阶段对城市阴影区的时空演化影响 3 城市阴影区的空间边界识别与基本类型 3.1 城市阴影区空间边界识别的样本选择 3.1.1 南京城市空间结构的多中心网络化演变 3.1.2 数字动态视角下南京城市阴影区的发展 3.2 城市阴影区空间边界识别的技术框架 3.2.1 城市阴影区空间边界识别的基本原则 3.2.2 城市阴影区空间边界识别的基本单元 3.2.3 城市阴影区空间边界识别的影响因素 3.2.4 城市阴影区空间边界识别的方法流程 3.3 南京样本城市阴影区的边界识别实证研究 3.4 形态、功能与交通维度下城市阴影区类型 3.4.1 基于空间形态特征的城市阴影区类型 3.4.2 基于功能布局特征的城市阴影区类型 3.4.3 基于内外交通特征的城市阴影区类型 4 城市阴影区时空演化要素的动态变化特征 4.1 城市动态空间结构整体性构建方法与特征 4.1.1 城市动态空间结构的整体性构建方法 4.1.2 数字动态与城市动态空间结构的特征 4.2 城市阴影区时空演化分析的核心要素解析 4.2.1 城市阴影区时空演化分析的要素类型 4.2.2 城市阴影区空间联系强度的动态变化 4.2.3 城市阴影区空间联系距离的动态变化 4.2.4 城市阴影区空间联系方向的动态变化 4.3 城市阴影区空间联系强度的动态变化特征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