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医药科研思路与方法. 中医学分册

中医药科研思路与方法. 中医学分册

  • 字数: 393
  • 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
  • 作者: 李建生,王拥军,温成平
  • 商品条码: 9787513291453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页数: 210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5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教材为全国中医药研究生核心课程规划教材(第一批)之一,由全国中医、中药、针灸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组织建设,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联合编写。本教材分别介绍中医学科学思维方式,中医学科学研究选题与假说,科研设计的要素,科研设计的原则,科研设计常用方法,临床科研中的机遇、偏倚及其控制,医学文献研究,临床研究实施与评价,中医临床研究,中医交叉学科研究,中医临床基础研究,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与论文撰写,医学科研课题的申报与实施等内容。本教材适合中医药专业研究生使用,对中医药科研、临床工作者的研究工作有较好的参考意义。
作者简介
李建生,男,1963年9月生。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岐黄工程首席科学家、岐黄学者,“中原学者工作室”首席科学家、中原学者,全国创新争先奖状、吴阶平医药创新奖、河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杰出呼吸学术贡献奖、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药国际贡献奖-标准贡献奖获得者,第六、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王拥军,男,汉族,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研究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指导老师。现任上海中医药大学副校长,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副院长,国家重点学科(中医骨伤科学)学术带头人、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骨退行性病变)负责人、教育部筋骨理论与治法重点实验室主任、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国家杰青、长江学者、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专家,“万人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岐黄工程首席科学家、国家中医药领军人才(岐黄学者)、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带头人。温成平,男,中国汉族人,医学博士,二级教授,主任中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浙江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国家重点学科中医临床基础研究所所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带头人、中医免疫病浙江省重点实验室;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免疫学分会副主委、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副主委、世界中医药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浙江省医师协会副会长,全国中医、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医学科学研究概述 一、科学研究与医学科学研究的概念 二、医学科研的目标 三、医学科研的特点 四、医学科研的类型 五、医学科研的基本程序 第二节 中医学科学研究概述 一、中医学科研的萌芽与起源 二、中医学科研的特点 三、中医学科研的意义 四、中医学科研注意事项 第二章 中医学科学思维方式 第一节 取象思维与经验思维 一、取象思维 二、经验思维 第二节 系统思维与辨证思维 一、系统思维 二、辨证思维 第三节 医学科研的其他思维方式 一、创新思维 二、直觉思维 三、归纳与演绎 四、想象与验证 五、求异思维 六、因果推理 第三章 中医学科学研究选题与假说 第一节 选题原则 一、科学性 二、创新性 三、实用性 四、可行性 五、效能性 六、连续性 七、特色性 八、兴趣性 第二节 选题步骤 一、提出问题 二、查阅资料 三、建立假说 四、确定选题 第三节 选题方法 一、从项目指南中选题 二、从临床实践或科研实践中选题 三、从原有课题延伸中选题 四、从医学文献中选题 五、从名老中医经验中选题 六、从民间特色疗法中选题 七、从学术争论中选题 八、从学科交叉中选题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