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华经典百句(口袋本)-传习录百句(口袋本)

中华经典百句(口袋本)-传习录百句(口袋本)

  • 字数: 140
  • 出版社: 中华书局
  • 作者: 吴震|总主编:陈引驰
  • 商品条码: 9787101169171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64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5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传习录》是心学代表 人物王阳明的论学语录与书 信集,是阳明心学的经典, 也是儒家思想文化的经典, 其中有许多充满思想智慧至 今仍令人回味无穷的经典语 言。《传习录百句》择取和 提炼了《传习录》且适当采 用《王阳明全集》中的部分 经典语句,并结合阳明的思 想做了启人心智的解读,举 凡“心即理”“知行合一”“致 良知”“万物一体”等心学核 心思想于此皆有充分体现, 于此引导更多的读者进入心 学世界的大门。
作者简介
吴震,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复旦大学上海儒学院执行副院长,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儒学研究会会长、中华日本哲学会常务理事、国际儒联理事暨学术委员会会员等。主要从事中国哲学、宋明理学、东亚儒学等。主要著作有:《阳明后学研究》《泰州学派研究》《明末清初劝善运动思想研究》《儒学思想十论——吴震学术文集》《朱子思想再读》《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传习录》《孔教运动的观念想象》等。
精彩导读
“龙场悟道”是阳明心学 史上的重大思想事件。“龙 场悟道”中“龙场”为地名, 在今贵州省修文县,“悟道” 则是指阳明对儒家圣人之道 的领悟。 “龙场悟道”的核心内容 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 所谓“大悟”,显示阳明在其 生命的困苦艰难时段、生死 危难关头,通过与圣贤的思 想对话,获得了来自圣贤的 教诲与启迪。自此,阳明逐 渐开辟出不同于程朱理学的 心学思想世界。“龙场悟道” 是阳明学的起点,也是阳明 心学逐渐形成的标志。 此事发生的原因还须往 前追述,包括两个方面的前 因:一是此事件的直接起因 ,二是思想上的起因。 先说第一点。正德元年 (1506),明武宗朱厚照 登基上台,当时朝政被以刘 瑾为首的宦官集团操控。面 对黑暗不堪的政治局面,有 言官上疏,对此进行批评, 结果却被逮捕入狱。阳明为 维护正义,上疏表示抗议。 在这篇奏疏中有“去权奸”一 词,引起了宦官刘瑾等人的 想象:这无疑是在影射他们 。结果阳明也被锦衣卫逮捕 入狱,随后遭到了廷杖的酷 刑。次年被贬为贵州龙场驿 丞。抵达龙场则在一年后, 即正德三年(1508)春。 再说第二点。早在“龙场 悟道”之前,阳明在思想上 经历了多次苦闷、挫折甚至 失败。简单来说,早年阳明 深信程朱理学的格物穷理学 说,多次按照朱熹的说法进 行格物实践,但不论怎样努 力,总是无功而返,而且为 此得病,使得他深深感叹自 己的心与外在的理是难以合 一的,朱熹“即物穷理”以学 做圣贤的道路,不是一般人 能走得通的。这就为后来的
目录
引言 一代大儒王阳明 圣人的道理就在我心 圣人是人人可以做到的 做人比做学问更重要 心不是“一团血肉” “心自然会知” 心就好比是光明的天 天下哪有心外之理? “心即理”是我立言宗旨 “物即事” 本心之外,无物亦无善 南镇观花 身心意知物,只是一件 身心“合一” 良知是“从百死千难中得来” 良知就是“自家准则” 良知自知、良知自觉 “自家痛痒自家知” 良知就是明师 良知就是天理 良知是一把双刃剑吗? “不离日用常行内” 良知无处不在 当下呈现 良知无知无不知 良知犹如太虚 良知是造化的精灵 “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 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之主宰 良知本体无动无静 格物就是正心 “致良知”贯穿《大学》格物致知工夫 “致良知”之学已失传几千百年 颜子没而圣学亡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只是一事 事上磨炼 知行合一 知易行难还是行易知难? 一念发动便是行 解书与解心 精金喻圣 人人心中有圣人 满街人都是圣人 万物一体 呼唤“豪杰之士” 狂者胸次 “一体之仁”如何实现? 大同社会的实现 四句教 观花除草与为善去恶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