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液固旋流分离新技术(精)/化工过程强化关键技术丛书

液固旋流分离新技术(精)/化工过程强化关键技术丛书

  • 字数: 590
  • 出版社: 化学工业
  • 作者: 汪华林|总主编:中国化工学会
  • 商品条码: 9787122343352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57
  • 出版年份: 2019
  • 印次: 2
定价:¥2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液固旋流分离新技术》是《化工过程强化关键技术丛书》的一个分册。本书以三维旋转湍流场动力学、颗粒材料运动学和污染物传递分离的关联理论为基础,系统介绍了液固旋流分离新技术原理及工程应用,发展了液固旋流分离过程的检测新方法,建立了液固微旋流器并联放大工程设计模型,开发了颗粒自转、排序、过滤的强化液固旋流分离新技术,构建了以液固旋流分离为核心的甲醇制烯烃反应废水处理、沸腾床加氢液固在线分离、沸腾床外排催化剂资源化和废水深度处理的工艺流程和工程装置。 《液固旋流分离新技术》是多项国家和省部级成果的系统总结,提供了大量基础研究和工程应用数据,可供化工、材料、环境、制药、食品等领域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生产管理人员以及高等院校化工、环境、给排水及相关专业研究生、本科生学习参考。
作者简介
汪华林,华东理工大学教授,曾获上海科技精英、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获四川大学学士、硕士学位,1995年获华东理工大学博士学位,留校工作至今,曾到英国诺丁汉大学、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做学术访问。20多年来,致力于物理法环境污染物减排与资源化科学技术研究,专注于液-液、液-固、气-液旋流分离理论和技术及高浓度难降解污染物源头控制及回收利用工艺,发现了旋流器中三维旋转湍流场中颗粒可高速自转、自转和公转速度不一致,创新了系列化学污染物物理分离的工艺流程和装置,实现了“颗粒高速自转”从现象发现到工程应用的突破,代表性成果被列入Elsevier出版的工程技术手册《Handbook of Spent Hydroprocessing Catalysts》(第二版)。应用至我国27个省区市的十五种类型110个重大化工装置、海上油气平台的废水废气废热废液综合防治中,实现了“不用或少用化学药剂”的污染物源头控制和资源化。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兼任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分离机械分会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化工机械与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化工过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化工学会化工机械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化工学会化工过程强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化工学会过滤与分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 1 第一节 污染物源头控制及资源化 1 第二节 液固分离应用领域 3 第三节 液固旋流分离研究进展 6 一、测试研究 9 二、模拟研究 13 三、分离性能 15 四、应用拓展 17 第四节 液固旋流分离过程强化研究进展 21 一、调整结构尺寸强化旋流分离过程 22 二、操作参数调整强化旋流分离过程 23 三、改善物料性质强化旋流分离过程 24 四、其他强化旋流分离过程的方法 24 第五节 旋流器内湍流流动-颗粒运动-污染物分离的关联 25 一、旋流场中颗粒自转强化污染物分离 26 二、旋流场中颗粒排序强化污染物分离 30 第六节 本章小结 31 参考文献 32 第二章 旋流动力学与颗粒运动学 / 38 第一节 旋流场流体运动基本形式 39 一、内旋流和外旋流 39 二、短路流 43 三、循环流 43 四、零轴速包络面和空气柱 44 五、颗粒公转和自转 45 第二节 颗粒自转运动 45 一、颗粒自转现象 45 二、剪切流场中非惯性颗粒自转模型 50 第三节 旋流场微球自转分析 52 第四节 重质旋流器内颗粒自转解析求解 54 一、基本假设 55 二、基本方程 55 三、模型修正 60 四、内流场方程简化 62 五、颗粒自转速度计算 63 第五节 旋流场颗粒自转调控 65 一、微球运动速度径向分布关系 66 二、公转速度 66 三、自转调控 66 四、颗粒自转与公转的关系 68 五、旋流场中颗粒自转和公转耦合 70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