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职业伦理与执业行为

职业伦理与执业行为

  • 字数: 223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姚泽麟|
  • 商品条码: 9787522844985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15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近年来,我国医学社会 学和职业社会学领域的研究 方兴未艾。本书基于既有的 相关研究成果,扎根田野工 作,引入历史视角,加强理 论反思,对我国城市医疗职 业群体的职业伦理与执业行 为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书中既有对诸如“职业伦理” “病人角色”等核心概念的梳 理和反思,也有对现实情境 中的职业伦理和执业行为的 考察;既有对当代医务人员 执业行为的描述和分析,也 有在长时段的历史视野下对 医生职业伦理变迁的考察。 本书不但有助于把握医疗职 业研究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 理论视角,而且对于理解历 史和现实中的各类医疗职业 亦有所裨益。
作者简介
姚泽麟,浙江舟山人,1982年生。2012年毕业于香港大学社会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2013年起开始于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系任教,目前为该院讲师。主要研究兴趣为医学社会学、职业社会学、文化社会学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上海哲社青年项目等课题。十数篇论文发表于《社会学研究》《社会》《公共管理学报》《社会科学》等杂志,并有多篇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和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
目录
导论:迈向从本土社会文化出发的医疗职业研究 第一节 理论与经验的互动 第二节 历史与当下的交织 第三节 以医疗为“对象”与以医疗为“切口” 第一章 当代中国的职业伦理困境及其发生条件 第一节 当代中国的职业伦理问题 第二节 职业伦理的基本含义和理解维度 第三节 当代中国职业伦理困境的类型与发生条件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近代西医的诊金论述与医疗服务市场的道德基础建构 第一节 社会学视野中的道德与市场问题 第二节 以关系运作理解医疗服务市场的道德基础建构 第三节 近代上海医疗服务市场的形成和道德与市场的矛盾凸显 第四节 诊金意义的重塑与职业伦理的再造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人民日报》中医生的职业形象与职业伦理转变 第一节 职业伦理的社会建构 第二节 媒体中的医生职业形象与职业伦理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医生“专家”形象的明晰化 第五节 医生工作伦理的职业化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单位制改革与医患关系的变化 第一节 从单位制理解医患关系 第二节 公共服务的责任私人化 第三节 医疗服务筹资的责任私人化 第四节 医疗服务递送的责任私人化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作为“中间人”的医护工作者 第一节 就医“中间人”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 第三节 关系结构的中间人:一个扼要的文献综述 第四节 关系就医的制度背景与患者动机 第五节 何以帮忙?人情伦理与医疗风险之间的权衡 第六节 求助者与中间人有关回报的理解错位 第七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医疗护理工作的“护士+护工”服务模式 第一节 照料市场化背景下的医疗护理服务 第二节 护理职业中的管辖权之争 第三节 中国的护士与护工职业的发展历程 第四节 护士与护工在护理中的工作划分 第五节 工作意义的区分与体制身份的差异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角色摇摆中的职业陪诊员 第一节 职业陪诊的双重角色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 第三节 情感、情感劳动与专业性 第四节 临时家属与就诊规划师的角色张力 第五节 双向的服务关系建构与“互惠”的达成 第六节 “陪而不诊”的服务原则与专业关系边界的维系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