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一本书读懂中国书法

一本书读懂中国书法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江西美术出版社
  • 作者: 陈奥琳 著
  • 出版日期: 2024-07-0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isbn: 9787548098645
  • 页数: 260
  • 出版年份: 2024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一本写给大众读者的中国书法艺术通识读物。作者以时间为纵轴,梳理中国数千年的书法史脉络,以笔触为横轴,勾勒中国文化与审美的变迁,全方位展现各类书体出现的背景和发展变化的过程。本书系统介绍了中国历代书法的发展轨迹和基本特征,细说中国书法的演变,详解历代书法大家的风格特色,让浩瀚的书法史化繁为筒,给读者提供一个脉络清晰、有视角、有深度的书法。如 曹全碑 兰亭集序 雁塔圣教序 祭侄文稿 黄州寒食诗卷 等,另外,本书内穿插多张精美书法作品,让读者直观感受书法的魅力。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写给大众读者的中国书法艺术通识读物。作者以时间为纵轴,梳理中国数千年的书法史脉络,以笔触为横轴,勾勒中国文化与审美的变迁,全方位展现各类书体出现的背景和发展变化的过程。本书系统介绍了中国历代书法的发展轨迹和基本特征,细说中国书法的演变,详解历代书法大家的风格特色,让浩瀚的书法史化繁为筒,给读者提供一个脉络清晰、有视角、有深度的书法。如《曹全碑》《兰亭集序》《雁塔圣教序》《祭侄文稿》《黄州寒食诗卷》等,另外,本书内穿插多张精美书法作品,让读者直观感受书法的魅力。
作者简介
陈奥琳,女(1988 — ),艺术学博士,湖南湘西人。现为山东管理学院艺术学院教师。长期从事艺术理论相关研究,目前已参与完成国家社科课题项目2项、省部级课题项目1项,承担厅局级课题项目1项;在CSSCI期刊发表相关研究论文3篇;以第二作者身份编写学术专著2部、参与(编委)出版少数民族类大百科全书1部(获国家出版基金资助)均由省级出版社出版;相关咨政报告获省政协党组成员、副主席肯定性批示。获国家级艺术理论学会专业委员会论文比赛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省级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二等奖、优秀奖各1项,省级优秀课题一等奖1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地方机关报纸发表论文10余篇。
目录
预备篇 初识五大书体:篆、隶、草、楷、行及其流变
第一章 最早出现的书体:篆书
第二章 开今体先河的书体:隶书
第三章 代表最高艺术境界的书体:草书
第四章 学习书法的入门书体:楷书
第五章 最便捷而易学的书体:行书
常识篇 书史里程碑:历代经典和伟大书家
第一章 先秦及秦代:书艺先声
第一节 商代甲骨文021
第二节 商、西周金文024
第三节 春秋战国金文030
第四节 《石鼓文》033
第五节 秦刻石036
第六节 简牍和隶变039
第二章 两汉三国:浑厚底蕴
第一节 汉代的隶书、行草与楷书041
第二节 西汉“章草之祖”:史游045
第三节 东汉草书集大成者:张芝047
第四节 汉代标准隶书的代表:蔡邕050
第五节 存世最早的摩崖刻石:《开通褒斜道刻石》052
第六节 体现隶书线条美的极致之作:《礼器碑》054
第七节 东汉隶书的典雅端庄代表:《曹全碑》056
第八节 东汉隶书的方整古拙代表:《张迁碑》058
第九节 隶书发展的桥梁:三国魏碑061
第十节 “真书之祖”:钟繇064
第三章 两晋南北朝:重韵时代
第一节 “书圣”王羲之068
第二节 “书圣”之子王献之075
第三节 现存最早的名家墨迹:《平复帖》079
第四节 命运多舛的东晋名碑:《爨宝子碑》082
第五节 一代高僧书家智永084
第六节 北朝书法之集大成:魏碑087
第七节 《张猛龙碑》《石门铭》090
第四章 隋唐五代:多元尚法
第一节 上承北魏书体、下开唐代新风:隋代碑刻093
第二节 初唐大家:欧阳询097
第三节 初唐大家:虞世南102
第四节 初唐大家:褚遂良105
第五节 初唐大家:薛稷107
第六节 书迹、书论双美:孙过庭109
第七节 狂草双峰:颠张醉素112
第八节 行书写碑入新境:李邕118
第九节 唐楷典型:颜筋柳骨121
第十节 唐代篆书圣手:李阳冰128
第十一节 衰世怪杰:杨凝式130
第五章 宋元:尚意书风
第一节 宋代尚意书风的前驱:蔡襄133
第二节 宋代尚意书风领军人物:苏轼135
第三节 理性之下的霸悍草书:黄庭坚139
第四节 尚意书风的最佳代表:米芾142
第五节 创立“瘦金体”的皇帝书家:赵佶144
第六节 元代帖学高峰:赵孟146
第六章 明代:雅趣与狂肆
第一节 明初章草复兴:宋克150
第二节 明代草书第一人:祝允明153
第三节 明代小楷第一人:文徵明155
第四节 叛逆书家,草书怪杰:徐渭158
第五节 淡墨禅意书家:董其昌159
第六节 力矫积习,独标风景:张瑞图162
第七节 无意作书而自成高格:黄道周164
第八节 明清之际帖派出新:王铎165
第七章 清代:碑帖交锋与融合
第一节 清初豪放行草大家:傅山168
第二节 “扬州八怪”之最怪书家:郑燮170
第三节 “浓墨宰相”:刘墉172
第四节 四体皆为当世第一:邓石如174
第五节 清代隶书集大成者:伊秉绶176
第六节 颜体楷、行新范式:何绍基178
第七节 “颜底魏面”的碑派大家:赵之谦180
第八节 古法终结者,今法开创者:吴昌硕182
第九节 碑帖融合,开创新境:沈曾植183
第十节 碑学旗手,霸悍书风:康有为186
第十一节 清末民初碑派双璧:李瑞清、曾熙188
第八章 民国及现代:碑帖融合,面貌竞新
第一节 碑派行楷高峰,标准草书缔造者:于右任191
第二节 碑派行楷,创立“弘一体”:李叔同194
第三节 流美其表,筋骨其里:沈尹默197
第四节 与时俱进,兼擅多体:邓散木199
第五节 书画相参、卓然大成的画家书法:齐白石、黄宾虹200
第六节 创新求变的“散体草书”:林散之203
第七节 古高奇崛,凝为“蘧草”:王蘧常205
第八节 当代书坛泰斗:沙孟海207
第九节 严谨温润,学养为先:启功、台静农、饶宗颐209
升华篇 书论精选365则:从基础理解到审美升华
一、论书法与人品、性情215
二、论学书阶梯217
三、论笔法、字法、章法220
四、论取法前人227
五、论学养、神采、气象231
六、论境界、格调、用意236
七、论五体规范242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