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录音技术(第2版)

录音技术(第2版)

  • 字数: 426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作者: 朱伟、贲小龙、杨杰 著
  • 出版日期: 2024-08-01
  • 版次: 2
  • 开本: 16开
  • isbn: 9787565737534
  • 页数: 312
  • 出版年份: 2024
定价:¥6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教材是以笔者2003年编写并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录音技术》的基础上重新编写的,该书一直是我校录音艺术专业的专业课指定教材。次年该教材被广播电影电视总局评为优秀科技类(著作类)成果二等奖,并多次再版,受到广大读者的褒奖。由于声频技术的发展势头十分迅猛,从拾音、控制及处理、重放,信源和信道编码及传输方面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原教材的内容已落后于行业的发展步伐,急需进行修订。适逢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的推出“十二五”规划教材出版计划,作者十分荣幸地见到该出版规划能将本书纳入到出版计划当中,故笔者倍加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对原广电出版社的《录音技术》进行了修订。如今该教材也已出版近七年的时间,其间收到全国读者和教材使用高校的反馈意见,并在几年前将传媒大学录音专业使用该教材的相关该课程教学课件提交给出版社,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教材内容与现实录音技术发展上的时间差。这次的教材修订,本着保持原有教材结构体系的原则,主要对原教材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订正,同时将近几年广泛应用于专业音频领域的“网络音频”增补为本教材的第十章,该章由我院在该领域有丰富实践和教学经验的贲小龙老师编写。都说2023年是AI技术的元年,2024年是AI技术应用爆发的一年。这些新技术的夹持,给录音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驱动力和增长点。它一定会渗透到专业录音的各个环节中。笔者之所以未将这些内容纳入到本教材中,是因为教材通常是将应用于现实的成熟技术涵盖其中。笔者与广大读者通过关注国内外的相关技术动态,保持我们能始终处于行业发展的前沿。 作者将三十余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和行业从业感悟融入到本次教材的修订中,如今能完成此次修订也算是对笔者从教三十余年的总结。希望未来有更多年轻有为的人士能加入到后续的教材建设工作当中,为我国的专业音频人才培养做出贡献。
目录
目录 第一章概述 第一节声音记录的基本方式 第二节 声频节目的制作 第三节 录音演播室电声系统的基本构成及作用 第二章传声器的设计和应用 第一节传声器拾音概述 第二节传声器的设计原理 第三节传声器的特性 第四节传声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第五节特殊类型传声器及其应用 第六节DI-BOX及其应用 第三章 传声器拾音技术 第一节声级差定位的拾音技术 第二节时间差定位的拾音技术 第三节时间差和声级差定位的拾音技术 第四节常用的多声道环绕声拾音方式 第四章 声音的记录及记录设备 第一节 磁记录基础 第二节 偏磁与杜比-HX系统 第二节双声道和多声道模拟磁带录音机 第三节时间码在磁带录音机中的应用 第五节光盘记录 第六节数字硬盘录音与数字音频工作站系统 第五章 调音台 第一节 调音台概况 第二节 调音台的结构 第四节数控模拟调音台 第五节数字化调音台 第六节数字声频工作站的一体化控制调音台 第六章 声频信号处理设备及应用 第一节 压缩器 第二节 噪声门 第三节 均衡器 第四节 听觉激励器 第五节 延时器与混响器 第六节 其他常用的效果器 第七章 录音中的声频信号的监测 第一节 电平指示仪表 第二节 信号间的相位指示 第三节 5.1声道节目的指示 第四节 响度指示仪表 第八章 声频节目的监听 第一节监听扬声器箱与监听耳机 第二节双声道立体声监听与多声道环绕声监听 第三节控制室的监听设计 第九章 声频信号的电气接口及其线缆 第一节 模拟声频接口及其连接件 第二节 数字声频格式及其信号传输 第三节 声频线缆及其连接方法 第十章 网络声频技术及其应用 第一节 网络声频概述 第二节 网络声频技术基础 第三节 网络声频的时钟 第四节 声频流概述 第五节 网络声频系统架构 第六节 网络声频协议及应用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