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教育学基础(中小学教师教育新时代师范教育系列教材)

教育学基础(中小学教师教育新时代师范教育系列教材)

  • 字数: 524
  • 出版社: 清华大学
  • 作者: 编者:傅建明|
  • 商品条码: 9787302678946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28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5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将教育学知识与国 家教师资格证考试相融合。 围绕《教师教育课程标准( 试行)》《教师专业标准( 试行)》(小学)及《全国 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小 学),吸收现有教育学教材 的精髓,并结合编者多年的 教师资格考试辅导经验,梳 理出编写的逻辑体系和知识 结构框架,意图在教育学的 学术体系中涵盖教师资格考 试大纲的知识要点,旨在帮 助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在获 得毕业证的同时能够考取教 师资格证。 本书内容包括教育·教育 学、学校·学制、教育·社会 ·人、教育目的·培养目标、 课程原理·课程改革、教学 原理·教学设计、德育原理· 德育模式、教师·学生、班 主任·班级管理。本书由学 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导 引、正文、本章小结和知识 结构六个模块构成,同时提 供了练习题的答案与解题思 路,以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 本书可作为师范生教育 学教材,也可作为教师资格 考试备考教材以及在职教师 自我提升的学习用书。
作者简介
傅建明,男,浙江金华人,教育学博士。现任浙江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教育学原理、教科书社会学、教师教育。曾获浙江省首届高校教坛新秀、全国教育硕士优秀导师、浙江省首届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等荣誉称号。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等10项;曾获浙江省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浙江省第四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教育部教师教育优秀资源奖、浙江省第15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第四届中国大学出版社图书奖、浙江省普通高校“十二五”优秀教材奖等8项。出版专著与教材76部。专著代表作有:大陆香港小学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比较研究、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教师与校长、新中国八套小学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比较研究、小学校园诚信文化建设研究、教师专业成长理论与实践等;教材代表作有:教育学基础、学前教育原理、教育原理与教学技术、学前教育学、国学(12本)、小学教育原理等;教师资格证考试教材有:综合素质(6本)、综合素质——幼儿教育资格考试、面试通关教程、保教育知识与能力、面试技巧与实践演练等。
目录
第1章 教育·教育学 第一节 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 二、教育的起源 三、教育的发展 第二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西方教育学的发展 二、中国教育学的发展 三、教育学的理论流派 第2章 学校·学制 第一节 学校的产生与发展 一、学校的产生 二、学校的发展 第二节 学制及其制约因素 一、学制的概念与类型 二、我国学制的演变 三、制约学制的主要因素 第3章 教育·社会·人 第一节 教育与社会发展 一、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理论 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制约 三、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促进 第二节 教育与人的发展 一、人的发展及其规律 二、影响人发展的因素 三、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第4章 教育目的·培养目标 第一节 教育目的概述 一、教育目的的内涵 二、教育目的的意义 三、教育目的的制定 第二节 教育目的的理论 一、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 二、内在目的论与外在目的论 三、教育准备生活说与教育适应生活说 第三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 一、我国教育目的制定的理论基础 二、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 三、我国教育目的的实现 第四节 我国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 一、义务教育的培养目标 二、小学阶段的培养目标 第5章 课程原理·课程改革 第一节 课程诠释 一、课程的概念 二、课程的结构要素 三、课程的文本表达 第二节 课程流派 一、学科中心课程理论 二、社会中心课程理论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