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英语诗歌新发展研究/新时代外国语言学/文学新发展研究丛书

英语诗歌新发展研究/新时代外国语言学/文学新发展研究丛书

  • 字数: 253
  • 出版社: 清华大学
  • 作者: 罗良功|总主编:罗选民//庄智象
  • 商品条码: 9787302574378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51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11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英语诗歌研究不仅是一 种学术探索和国际文化实践 ,也是知识体系和话语体系 建构的实践。在中国高度重 视自主知识体系和话语体系 建构的新时代,全面考察世 界影响巨大、在我国传播历 史悠久的英语诗歌在我国的 学术研究,尤其是21世纪的 学术发展,不仅具有学术意 义,也具有社会文化意义。 本书以知识体系和话语体系 建构为视角,以美国诗歌研 究为个案,结合学术史、中 外学术和文化交流史对中国 新时代英语诗歌研究新发展 进行系统、多维考察,从诗 歌史研究和诗歌批评、理论 方法创新、学术机制建设等 方面总结并评价新时代英语 诗歌研究的学术成就与时代 特征,挖掘并探讨其在中国 自主知识体系和话语体系建 构中的贡献与意义。本书可 供从事诗歌研究、外国文学 研究的学者和高校研究生学 习和研究参考,也可为文学 创作者提供借鉴。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英语诗歌在中国的详介与研究概述 1.2 走向自主创新:以美国诗歌在中国的百年译介与研究为例 1.3 本书的研究思路与结构 第2章 英语诗歌批评的中国知识话语建构:以美国诗歌批评为例 2.1 引言 2.2 美国诗歌在中国的译介与传播 2.3 美国诗歌批评:中国自主知识话语建构 2.3.1 美国诗歌批评对中国知识谱系的丰富与拓展 2.3.2 美国诗歌批评对美国诗歌知识话语的深层建构 2.3.3 美国诗歌的中国知识谱系建构 2.4 诗歌批评理论与方法的创新 2.4.1 新时代诗歌批评理论方法创新的文化语境 2.4.2 新时代中国的英语诗歌批评理论及其创新 2.4.3 新时代中国的英语诗歌批评方法及其创新 第3章 诗歌史研究与中国知识话语建构:以美国诗歌史研究为例 3.1 引言 3.2 改革开放以来美国诗歌史研究概况 3.3 新时代中国美国诗歌史研究的成就 3.4 立足中国的美国诗歌史观 3.4.1 强调科学性 3.4.2 强调中国学术的自主性 3.4.3 强调中国立场 3.5 美国诗歌史的中国知识和话语建构 3.5.1 新时代中国的美国诗歌史知识建构 3.5.2 美国诗歌的中美文化交汇史书写 3.5.3 美国诗歌史的中国特色话语建构 3.5.4 案例阐释 第4章 诗歌本体研究理论方法创新与实践 4.1 引言 4.2 英语诗歌研究的本体回归 4.2.1 集中于诗歌文字文本的研究 4.2.2 集中于诗歌声音文本的研究 4.2.3 集中于诗歌视觉文本的研究 4.3 诗歌多维文本理论创新 4.3.1 辨微阅读 4.3.2 诗歌多维文本理论概览 4.3.3 诗歌的声音文本 4.3.4 英语当代诗歌的视觉诗学 4.3.5 英语当代诗歌的表演诗学 4.4 诗歌多维文本理论的批评实践 4.5 诗歌跨艺术研究理论建构与批评实践 4.5.1 新时代中国的跨艺术诗学理论探索 4.5.2 跨艺术研究的诗歌批评理论构架 4.5.3 新时代英语诗歌研究的跨艺术批评实践 第5章 英语诗歌文化研究的创新与实践 5.1 引言 5.2 诗歌研究的族裔视角 5.3 诗歌研究的伦理视角 5.4 诗歌研究的中外互鉴视角 5.4.1 中国文化对美国诗歌的影响 5.4.2 美国诗歌对中国诗歌的影响 5.4.3 中美诗歌平行研究 第6章 英语诗歌研究的平台机制自主建设与发展 6.1 引言 6.2 国际诗歌研究与交流平台的自主建设与发展 6.2.1 中美诗歌诗学协会 6.2.2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 6.2.3 奇境译坊:复旦大学文学翻译工作坊 6.2.4 青海湖国际诗歌节 6.2.5 上海国际诗歌节 6.2.6 华中师范大学中外诗歌高层论坛 6.2.7 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英语文学研究分会英语诗歌研究专业委员会 6.2.8 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诗歌研究专业委员会 6.2.9 浙江大学现代主义文学与东方文化系列学术活动 6.2.10 杭州师范大学跨艺术跨媒介研究系列学术会议 6.3 英语诗歌研究支持机制创新与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