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民族地区中国式现代化调查研究丛书-山地生态农业产业赋能乡村建设:云南省盐津县乡村振兴调查报告

民族地区中国式现代化调查研究丛书-山地生态农业产业赋能乡村建设:云南省盐津县乡村振兴调查报告

  • 字数: 215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李文钢|总主编:何明
  • 商品条码: 9787522846088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20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乡村社会文化是传统中 国的文化符号和生活底色, 塑造了传统中国独特的生活 方式和社会结构。但进入现 代社会,面对现代化的冲击 、城乡二元结构的深刻影响 ,乡村社会的流动性和异质 性增强。随之产生的问题是 中国乡村的常住人口减少, 农村内部的人地关系发生明 显变化。从原因来看,乡村 经济社会发展缺乏产业支撑 是根本,乡村振兴战略把产 业兴旺摆在首要位置。不管 是从理论层面还是从政策实 践来看,乡村产业发展是乡 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的一 项核心工作。云南省昭通市 盐津县的乡村振兴依托生态 资源发展生态农业产业,以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抓手将 分散的农民重新组织起来, 以乡村治理和乡风义明建设 为两翼为乡村振兴背景下的 乡村建设积累了丰富的地方 经验。
作者简介
李文钢 民族学博士,贵州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管理系副教授,获2023年度贵州省社科联和贵州省教育厅联合评选的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学术先锋”称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成果鉴定专家;主持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多项省部级、厅级课题。在《社会学评论》《中国农业大学学报》《西南民族大学学报》《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广西民族研究》《求实》等CSSCI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科研成果获贵州省第十左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第二届费孝通田野调查奖优秀奖。
目录
绪论 一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建设内涵 二 生态资源赋能乡村建设的基本理路 三 盐津县乡村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实施方案及样本村概况 四 本书写作结构和内容 第一章 盐津县产业结构变迁与乡村振兴路径 一 盐津县的历史与生态环境 二 盐津县三大产业结构变迁历程 三 以生态农业产业为驱动力的乡村振兴路径 第二章 盐津县乡村振兴现状 一 农业产业向规模化转型 二 乡村治理体系逐步完善 三 乡村生活质量明显提升 四 乡村生态环境有效改善 五 乡风文明治理初见成效 第三章 盐津县生态农业产业发展面临的困难 一 盐津乌骨鸡产业发展实践和面临的困难 二 盐津县肉牛养殖产业发展实践和面临的困难 三 盐津县竹产业发展实践和面临的困难 第四章 盐津县农业产业发展与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实践 一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助推乡土社会重建 二 盐津县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主要做法 三 盐津县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面临的困难 第五章 盐津县农业产业发展与乡村社会变迁 一 乡村交通条件改善与村落互惠体系变迁 二 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民组织化程度提高 三 农业产业发展与乡村社会分化 第六章 盐津县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建议 一 在政府、市场与社会的互动中推动农业产业发展 二 以整体性思维协同推进五个方面的振兴 三 通过城乡融合发展消解乡村振兴与城镇化之间的矛盾 第七章 盐津县乡村振兴典型案例分析 一 艾田村:从合作社到专业合作社助推农民组织化 二 箭坝村: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助推农业产业化 三 龙茶村:以乡村专业组织推动肉牛养殖产业化 四 石笋村:山地生态资源赋能乡村旅游发展 五 生基村:乡村建设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