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文为在礼:礼学文献考论

文为在礼:礼学文献考论

  • 字数: 336
  • 出版社: 凤凰
  • 作者: 王锷|
  • 商品条码: 9787550643208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84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1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文为在礼——礼学文献考论》为南京师范大学王锷教授有关礼学研究的论文集。王锷教授潜心礼学研究三十多年,辑近年研究礼学的最新成果,收论文分四组:《蜀大字本〈礼记 注〉考略》等七篇,考查蜀大字本、抚州本《礼记注》和《礼记》的流传,呈现编纂《礼记注疏长编》思路;《汉代的〈仪礼〉研究》等四篇,分析《仪礼》在汉代的传承和元敖继公 《仪礼集说》,辩证《周礼注疏》《仪礼注疏》版本;《从清代〈三礼〉文献的收藏整理看江苏文脉的传承》等两篇,梳理清代《三礼》文献的流传,揭示《五礼通考》之价值;《整 理〈十三经注疏〉刍议》等四篇,从《礼记》校刻视角,探析《十三经注疏》整理与校刻历史。
作者简介
王锷,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古典文献学博导。主攻方向是古文献学、《三礼》。先后出版《三礼研究论著提要》《〈礼记〉成书考》等著作,整理《礼记要义》《五礼通考》《藏书纪 事诗》等文献,在学术界产生了较大影响。
目录
禮學文獻整理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一、 禮學文獻整理研究的成績 二、 禮學文獻整理研究的問題 三、 禮學文獻整理研究的展望 宋蜀大字本《禮記注》考略 一、 前人對於蜀大字本的認識 二、 蜀大字本的刊刻時間 三、 蜀大字本優勝舉隅 四、 蜀大字本與他本之關係 五、 蜀大字本的學術價值 再論撫州本鄭玄《禮記注》 一、 鄭玄《禮記注》所見早期刻本 二、 開鄭玄《禮記注》附《釋文》之先例 三、 與八行本《禮記正義》經注文同源 四、 校正《禮記》他本文字是非 《禮記》校勘與版本錯訛溯源舉隅 東漢以來《禮記》的流傳 一、 《禮記》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流傳 二、 《禮記》在隋唐五代時期的流傳 三、 《禮記》在宋遼金時期的流傳 四、 《禮記》在元明時期的流傳 五、 《禮記》在清代的流傳 六、 近百年《禮記》流傳回顧 七、 《禮記》流傳之展望 清孫希旦《禮記集解》平議 一、 《集解》的成書及序跋 二、 《集解》研究綜述 三、 《集解》注釋之優點 四、 《集解》注釋之缺點 三種《禮記正義》整理本平議 ——兼論古籍整理之規範 一、 整理本《禮記正義》凡例 二、 整理本《禮記正義》底本的選擇 三、 整理本《禮記正義》的標點 四、 整理本《禮記正義》的校勘 五、 整理本《禮記正義》的序跋和附録 編纂《禮記注疏長編》瑣記 《四庫全書總目》“周禮注疏”提要辨證 一、 《總目》與書前提要之異同 二、 《總目》謂“與二《禮》多相矛盾”探析 三、 《周禮注疏》卷數之分合演變 漢代的《儀禮》研究 一、 《儀禮》的書名及内容 二、 《儀禮》的今、古文問題 三、 《儀禮》今文經在漢代的傳授源流及其篇次 四、 漢代《儀禮》研究的著作 毛本《儀禮注疏》誤刻賈疏辨正 一、 鄭玄對《儀禮》篇名的解説 二、 對阮元《儀禮注疏校勘記》的檢討 三、 毛本《儀禮注疏》誤刻賈疏源流 影印敖繼公《儀禮集説》序 從清代《三禮》文獻的收藏整理看江蘇文脉的傳承 一、 《三禮》文獻的收藏 二、 《三禮》文獻的校勘 三、 阮刻本《三禮注疏》的刊刻 四、 黄丕烈校刻《周禮注》《儀禮注》 五、 汪士鐘等校刻《儀禮》《禮記》 《五禮通考》的編纂緣起、價值及其版本 一、 《五禮通考》的編纂緣起 二、 《五禮通考》的學術價值 三、 《五禮通考》的版本 整理《十三經注疏》芻議 一、 《十三經注疏》整理的現狀 二、 《十三經注疏》的彙集刊刻 三、 整理《十三經注疏》的設想 從《禮記》管窺《十三經注疏》的校刻整理 一、 《禮記》經注本及其關係 二、 《禮記》注疏本及其差異 三、 《十三經注疏》整理及啓示 《十三經注疏》的彙集、校刻與整理 一、 宋代經書注疏的彙集 二、 元明清《十三經注疏》的校刻 三、 現代《十三經注疏》的整理 南宋經書校刻與中國文化傳承 一、 宋刻經書文本概説 二、 南宋經書文本的創新 三、 南宋經書校刻對文化傳承的啓示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