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现代工业社会与经济体制选择(当代六大工业国的经济成长与体制演进第2版)

现代工业社会与经济体制选择(当代六大工业国的经济成长与体制演进第2版)

  • 字数: 375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赵伟|
  • 商品条码: 9787522737713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2
  • 开本: 16开
  • 页数: 359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12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以中世纪末期市场 经济的萌发与工业化前提条 件的形成为起点,以现代工 业社会的步步成长和经济体 制的选择及演化为主线,追 溯了英国、美国、法国、德 国、日本及苏俄当代六个工 业化大国过往数百年的社会 经济发展史,梳理了这六个 国家近现代经济成长与经济 体制演进之间的互动关系。 本书的基本立论是:现代工 业社会是人类迄今所创造的 最辉煌而伟大的文明,现代 工业社会从萌发到每一步发 展,都面临经济体制的选择 问题;这六个国家的历史证 明,市场经济是人类迄今找 到的最有效率的一种资源配 置形式,也是唯一与现代工 业社会相适应的一种经济体 制;市场经济体制的全部生 命来自不断的创新,创新的 动力是内生的。相比之下, 工业社会动荡时期产生的计 划经济体制是一种僵化的体 制,这种体制缺乏创新的内 在动力。恰是这种体制导致 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工业化国 家经济的停滞和最终解体。
作者简介
赵伟,现任浙江大学民营经济研究中心首席教授、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导师。1955年生于甘肃平凉。1982年兰州大学外国经济史专业研究生毕业并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88—1990年、1993年两次公派赴英国深造,先后在剑桥大学、曼彻斯特大学等高校学习。1993年在兰州大学获评副教授,1996年在浙江大学(原杭州大学)获评教授。2000年获博士生导师任职资格。长期从事外国经济史、国际经济学及空间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迄今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和Journal of World Trade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著有《空间视野看中国经济大势》《高级国际贸易学十讲》等书19部。多次应邀赴国外学术机构讲学或从事研究工作,先后任英国牛津大学(纳菲尔德学院)、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德国明斯特大学、日本立命馆大学等高校客座教授,以及日本经济产业研究所(RIETI)等国际研究机构的高级客座研究员。
目录
导言 工业社会与经济体制 上篇 工业社会的起源、扩散与早期经济体制 第一章 现代工业社会的起源 第一节 中世纪农业制度的解体及其深远影响 第二节 重商主义与工业社会前提条件的创造 第三节 封建专制制度的衰亡与政治体制变革 第四节 第一个工业社会的产生 第二章 现代工业社会的扩散(上) 第一节 新大陆的反响:北美独立与工业化前提条件的创造 第二节 美国工业化的起步及其国内区域扩散 第三节 旧大陆的萌动:法国社会经济的转型 第三章 现代工业社会的扩散(下) 第一节 德国工业化的起步 第二节 俄国工业化的起步与早期进展 第三节 日本工业化的起步与早期突破 第四章 工业社会的早期经济体制 第一节 经济体制:概念与分类 第二节 第一个工业社会的经济体制 第三节 工业社会扩散中的经济体制选择 中篇 工业社会的成型与经济体制危机 第五章 英国:“世界工厂”的盛衰与体制调整 第一节 “世界工厂”的盛极而衰及其“遗产” 第二节 “英国病”及其早期症状 第三节 “世界工厂”盛衰变化中的政策转型与体制调整 第六章 美国:大萧条与经济体制调整 第一节 大萧条前夕的繁荣与工业社会扩张 第二节 大萧条及其原因 第三节 罗斯福“新政”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大调整 第四节 “二战”与政府全面干预经济的总演练 第七章 德国:经济动荡与体制崩溃 第一节 经济体制的弊端及其影响 第二节 经济动荡与体制的重新选择 第三节 纳粹经济体制的试验及其崩溃 第八章 法国:战争、经济萧条与工业化的反复 第一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工业化的后退 第二节 重建、萧条与工业化的走走停停 第三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工业化的再次受挫 第九章 日本:体制的痼疾与经济崩溃 第一节 日本经济体制的痼疾及其反市场隐患 第二节 经济动荡与经济体制的非市场化发展 第三节 军事统制经济体制的建立与日本经济的崩溃 第十章 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的最初试验 第一节 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及其特点 第二节 工业化战略的确定与计划型工业化起步 第三节 工业化的基本进程及其特点 下篇 工业社会的扩展与经济体制创新 第十一章 美国:“混合经济”体制及其面临的新问题 第一节 凯恩斯主义与美国“混合经济”体制的形成 第二节 工业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及其产生的新问题 第三节 经济“滞胀”与经济体制的再次调整 第十二章 英国:从“福利国家”到医治“英国病”的部司体制调整 第一节 国有化与“福利国家”的形成 第二节 “英国病”的恶化与经济体制危机 第三节 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与体制创新 第十三章 德国:社会市场经济体制及其创新 第一节 统制经济的终止与向社会市场经济转型 第二节 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成型与工业社会的扩张 第三节 经济的周期性衰退与体制创新 第十四章 法国:政府计划与市场体制的共容 第一节 计划指导型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及其特点 第二节 工业社会的扩展及其面临的新问题 第三节 经济“滞胀”与体制创新 第十五章 日本:政府指导型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及其变化 第一节 统制经济的终结与市场经济基础的确定 第二节 政府指导型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与工业社会的扩张 第三节 经济动荡与体制创新 第十六章 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的创新及其失败 第一节 经济体制的僵化及其最初表现 第二节 经济体制的危机与早期改革 第三节 体制改革的失败与苏联解体 主要参考文献 第一版后记 第二版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