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科学教育与科学传播发展报告(2024)

科学教育与科学传播发展报告(2024)

  • 出版社: 上海科教
  • 作者: 倪闽景
  • 商品条码: 9787542883070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81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10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为上海科技馆科普智库创新平台和上海科技传播智库建设重要成果之一,共分为三个部分,由17篇报告组成,主要探讨在“大科普”时代,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之间如何转化协同,各种类型的社会主体如何参与并激发科学传播的新实践、新样态,科普如何深度支持青少年的科学教育等。本书是智库重要前瞻性研究成果的系统性发布,期望通过揭示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领域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持续助力科普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作者简介
倪闽景,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科技馆馆长,民进上海市委副主委、民进中央委员,上海市科协兼职副主席,上海市《科学与技术》主编和牛津《自然》教材主编,《上海物理课程标准解读》副主编。著有《超越兴趣》《学习的进化》《自主物理实验》《兴趣、探究、构建、创新》等科学教育图书。发表《教育多样化是创新人才培育的本质》等教育创新方面文章百余篇。曾荣获上海市园丁奖、上海市物理特级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并被授予“人民教师奖章”。
目录
目录 第—部分 科研科普转化: 新路径 、新样态 003 科研科普协同创新路径与成果应用/宋娴 朱雯文 027 新媒体环境下长三角地区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的策略探究 /荣艳 沈嫣 054 基于不同社交媒体平台的科研人员短视频科普实践分析/孟惠普 胡芳 074 高校青年群体的科学传播实践与文化建构——以上海科 技馆与上海交通大学的馆校合作为例/沈辛成 曾澄 董毅 第二部分 科学传播: 新主体、新实践 101 国内外新媒体内容类企业科普实践对比研究/顾泽莹 乔止月 周婧景 132 国内外公益非政府组织与基金会的科学传播实践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杨正 155 科技类培训机构质量认证标准研究/吴倩 鲁欣彧 史瑶 174 科普主播的群体画像及平台分析/官璐 199 青少年科技场馆科普活动参与情况和需求现状的调查与思考/李无言 孟惠普 223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技术对线上科普教育的促进与影响作用研究/方师师 叶梓铭 贾梓晗 246 从科普受众到科学桌游玩家:转化路径的可能性——对部分上海科技馆科普项目 的初步调研分析/方方 黄昊天 第三部分 科学教育: 新范式 、新探索 269国内外非正式科学教育多元主体的创新实践及模式研究/符国鹏 姜炜 谢雅群 陈明儿 龚俊燕 291 校外科普资源支撑“双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路径探索——以“科普场馆”资源为例/辛琳华 310 “双新”背景下场馆教育的变革路向/张琰梅 325 科学教育政策影响下的 自然科学类博物馆课程体系建 设/张秀红 景玺阳 张妍宁 344 小型科普教育活动评价标准研究/刘妍 裴蕾 徐炜芸 361 科普游戏的机制与教育效果评价研究进展/曾凡林 詹雪菲 初颖 赵嘉欣 吴永和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