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智能手机与儿童的数字化成长

智能手机与儿童的数字化成长

  • 字数: 182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作者: 高晓瑜 著
  • 出版日期: 2024-10-0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isbn: 9787522842486
  • 页数: 204
  • 出版年份: 2024
定价:¥7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智能手机进入家庭,打破了原有的时空概念,它与家庭成员、社会现实相互勾连、彼此型构,实践出一个多元、复杂、互构的数字家庭场域,对儿童成长和亲子关系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当智能手机与日常生活深度交织,家长无法依赖自己的童年经验来教育子女,他们需要不断探索如何在数字时代“做父母”,儿童也需要在智能手机的陪伴下不断地“学成长”。
每个中国父母总是希望能为子女提供最好的条件与支持,然而,城市与乡村的地域差异背后,是中国城乡家庭在符号价值、物质资源以及社会结构中占有资本的区隔,这些差异投射到智能手机的驯化实践中,形成了带有明显文化痕迹的不同“惯习”,影响着智能手机的驯化实践路径和父母中介策略的选择,推动了家庭关系的再生产,由此形成了风格迥异的“新家庭”“新父母”“新关系”。
作者简介
高晓瑜,西安外国语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美国密苏里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国际传播、儿童的数字化成长;在CSSCI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西部乡村儿童数字素养测量模型构建与城乡鸿沟弥合研究”等多项省部级课题;获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陕西省优秀科普作品三等奖等奖项。
目录
前言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智能手机时代的儿童
第二节从理论到实践:我们如何理解人与技术的关系
第二章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第一节媒介技术与人类社会的关系:理论转向
第二节媒介与儿童
第三节驯化理论
第四节媒介技术、家庭与亲子关系
第五节媒介技术与数字区隔
第三章作为田野场域的中国城乡图景:西安市与海则滩村
第一节西安市的区位与背景
第二节海则滩村的区位与背景
第三节研究方法
第四章中国城乡家庭的手机驯化实践
第一节占有:技术采纳与个人决定
第二节客体化:手机在家庭空间的嵌入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