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攀西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与康养小镇耦合协同发展研究

攀西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与康养小镇耦合协同发展研究

  • 字数: 248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作者: 胥刚,陈江,姜嫄 著
  • 出版日期: 2024-10-0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isbn: 9787550457577
  • 页数: 240
  • 出版年份: 2024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本书深度融合系统论、系统耦合理论与协同论等前沿理论,深度剖析乡村振兴与康养小镇建设的内涵特征及相互关系,创新性地构建了耦合发展的整体研究框架。通过细致入微的实证分析,本书重点揭示了2017至2021年间攀西地区乡村振兴与康养小镇建设耦合协同发展的内在演变过程,从内生性角度深刻阐述了两者之间的耦合机理。在中观层面,本书依据构建的耦合研究框架,科学评价了攀西地区乡村振兴与康养小镇建设的耦合发展过程,并分别构建了两者发展的指标体系,为区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量化支撑。在微观层面,本书聚焦于小农户这一关键群体,深入探讨了农户参与康养小镇建设的影响因素及其对农户收入的影响,为“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提供了有效路径。书中选取凉山州、攀枝花市东、中、西部地区的代表性康养小镇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不仅丰富了研究内容,也增强了研究的实践指导意义。本书对于攀西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的乡村振兴与康养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是政策制定者、乡村工作人员及相关研究者的必备读物。
内容简介
本书以系统论、系统耦合理论、协同论理论等相关理论为指导,剖析二者之间的内涵及特征,构建耦合发展整体研究框架,重点分析2017-2021年攀西地区乡村振兴与康养小镇建设耦合协同发展的内在演变过程,从内生性揭示内在耦合机理。在中观层面,依据攀西地区乡村振兴与康养小镇建设耦合研究框架,评价二者耦合发展过程,构建各自的指标体系。在微观层面,小农户占仍然是攀西地区主要的农业组织形式,参与耦合乡村振兴与康养小镇建设是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有效途径。
作者简介
胥刚 , 研究员,硕士生导师,攀枝花学院党委副书记,四川省社会科学评奖专家,四川省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四川省社会科学高水平研究团队“传统文化背景下攀西地区特色文化应用研究团队”首席专家。研究方向:传统文化,文化应用。陈江,四川大学博士,攀枝花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长期从事“三农”问题研究。主持和参与国家及省课堂7项,公开发表文章30余篇,出版专著4部。姜嫄,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在读博士,助教,攀枝花学院艺术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建筑规划设计。
目录
1 导论
1.1 攀西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与特色康养小镇耦合协同发展的意义
1.2 国内对乡村振兴的研究情况
1.3 特色小镇的相关研究
1.4 产业集聚的相关研究
1.5 耦合协同的相关研究
2 乡村振兴与特色康养小镇耦合协同发展理论基础
2.1 乡村振兴战略
2.2 特色康养小镇概念及相关理论
2.3 产业集聚理论
2.4 特色康养小镇与乡村振兴耦合协同发展的理论基础
3 攀西民族地区特色康养小镇发展历程、问题及解决路径
3.1 攀西民族地区区划沿革和特色康养小镇发展历程
3.2 攀西民族地区发展特色康养小镇面临的问题
3.3 发展特色康养小镇助力攀西民族地区乡村振兴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