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为

为"得"而"舍"——财政汲取博弈形塑国家制度的机理研究

  • 字数: 379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 作者: 武靖国 著
  • 出版日期: 2024-08-0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isbn: 9787309164732
  • 页数: 348
  • 出版年份: 2024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null
内容简介
“财政塑造国家”这一财政社会学基本观点,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讨论。本书在相关理论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分析框架,来研究财政汲取博弈对国家治理制度变迁的影响,并总结出这种影响发挥作用的三种路径:“以产权换税收”“以决策权换税收”和“以选举权换税收”。本书以此框架分析了近现代以来一些国家土地制度和税收政策的变迁,并对我国改革开放背后的动力机制进行了探讨。本书通篇关注的,是执政群体在各种约束条件下进行财政汲取选择时艰难的得失权衡。这种权衡符合“天下没有免费午餐”“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等朴素道理。因此,放弃强制思想和零和博弈心态,坦然面对财政汲取过程中的议价行为,以为“得”而“舍”的勇气不断寻求具有利益共容性的方案,应该成为决策者的理性选择。
作者简介
武靖国,男,1978年生,河南濮阳人,中国人民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专业博士,现为国家税务 总局税务干部学院科研所副研究员,《税收经济研究》编 辑。近年来主要从事财税基础理论、税收政策方面的研究。
目录
第一章 一个厚重命题:财政与国家治理之关系
一、财政何以成为国家治理的“重要支柱”
二、财政汲取
三、国家治理制度
四、本书的研究思路及结构
第二章 现有研究成果述评
一、税收与国家建设
二、税收与国家能力
三、税收与国家治理水平
四、财政收入结构与国家-社会关系
五、财政元素与制度变迁
六、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第三章 几种重要的研究范式
一、新制度经济学或交易费用理论
二、剥削理论
三、奥地利学派
四、公共选择理论
五、财政社会学以及综合的理论框架
第四章 财政汲取方式及特征
一、财政收入与财政资源
二、国家分配还是经济分配:几种基本的财政汲取方式
三、古代中国的财政汲取形式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