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魏武王曹操(上册)

魏武王曹操(上册)

  • 字数: 4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华文出版社
  • 作者: 潘伟斌 著
  • 出版日期: 2025-02-01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isbn: 9787507559125
  • 页数: 368
  • 出版年份: 2025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1.作者是曹操墓的发现者,成功论证和确认了曹操墓,填补了三国时代考古空白,这一考古发现被“人民日报”誉为破解了考古界的“哥德巴赫猜想”,为我国考古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 2.一本书揭开曹操身上的众多谜团,探究被文学作品歪曲的曹操形象,读懂历史真实的、有血有肉的曹操。 3.书中包含大量田野调查、考古现场、出土文物珍贵照片,以及40余幅手绘形势图,带你直观领略三国历史。 4.书后附有曹操高陵考古报告、曹操墓的考古学证明等重要文献,讲述曹操墓挖掘背后的故事。
内容简介
本书从曹操的家世写起,讲述了曹操举孝廉,酸枣起兵,反董卓,迎献帝,迁都许昌,“奉天子以令不臣”,讨袁绍,伐陶谦,罢黜杨彪,营建邺城,与吴蜀对抗,坚守臣节,直至突然病逝,以及曹操死因之谜、曹操墓的发现与挖掘、“曹操七十二疑冢”的来龙去脉,等等。 历史上的曹操到底是奸贼还是忠臣?他为什么到死都没有取代汉室?他是怎样去世的?他到底死在了哪里?他突然病死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他是什么时候为自己准备陵地的?他到底葬在了哪里?曹操墓第一次被盗发生在什么时候?是由谁主使的?当时盗出了哪些文物?…… 作者潘伟斌作为主持曹操墓挖掘的“考古队长”,以真实史料为基础,对上述问题进行剖析,追根溯源,论证了曹操身上的众多谜团,力求厘清历史发展脉络,还原历史原貌,还原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曹操。
作者简介
潘伟斌,河南省封丘县人,致公党党员,致公党省委委员、郑州总支副主委、金水区主委。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曾任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一室副主任,长期主持第一研究室工作,现为三国魏晋南北朝研究中心主任、专家委员会委员。 曾负责主持和参与发掘数十项考古项目,被评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文物保护先进工作者,荣获二等功。所主持的固岸北朝墓地曾荣获2006年度全国重要考古发现、200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所主持发掘的安阳曹操高陵荣获2009年度全国重要考古发现、全国六大考古新发现、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河南五大考古新发现,几乎囊括了当年度所有考古大奖。被评为“感动安阳”2009年度十大人物之一。 先后发表文章60余篇,出版专著6部、合著6部。中央电视台《探索与发现》节目《寻找曹操墓》《发现曹操墓》、日本NHK电视台等媒体多个栏目的学术顾问。
目录
第一章 曹操其人 第一节 家世之谜 一、出身世家 二、家世之谜 第二节 坎坷半生 一、三起三落 二、首倡义兵 三、酸枣会盟 四、汴河之败 五、扬州募兵 六、矛盾重重 第三节 独立发展 一、曹操与袁绍 二、攻杀王匡 三、占领东郡 四、保卫东郡 第四节 锋芒初露 一、进军兖州 二、大败黄巾 三、巩固兖州 四、迎接使者 第五节 遭遇挫折 一、欲尽子孝 二、出兵徐州 三、阖门遇害 四、血洗彭城 五、葬地疑云 六、怒征陶谦 七、丢失兖州 八、兖州丢失的原因 九、险象环生 十、濮阳之战 第二章 逆势崛起 第一节 收复兖州 一、李乾之死 二、艰难抉择 三、收复兖州 四、吕布失败的原因 第二节 控制河南 第三节 移治于许 第四节 曹操与汉献帝的互动 第三章 志吞天下 第一节 迁都许昌 第二节 辅佐汉帝 第四章 挟天子以令诸侯 第一节 “挟天子以令诸侯”一说的肇始者 一、“挟天子以令诸侯”说法的最早提出者 二、“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实质和真正始作俑者 三、“挟天子以令诸侯”在曹操一方的正确表述 第二节 “挟天子以令诸侯”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天子受制,遍尝凌辱 二、艰难脱困,君臣团聚 三、东迁弘农,懈怠生变 四、临时变卦,东归旧都 五、危急时刻,山贼救主 六、匈奴抽兵,落荒而逃 七、偏安安邑,受制白波 八、董承受宠,修复南宫 九、曹洪勤王,中途受阻 十、无法存身,还都洛阳 十一、诸侯无视,受困旧都 十二、君臣思变,谋求外援 第三节 洛阳勤王 一、董昭其人 二、心向曹操 三、董昭之谋 四、洛阳勤王 五、曹操洛阳勤王的真实过程 六、曹操能够取得成功的原因 第四节 奉天子以令不臣 一、迁都于许 二、朝会风波 三、杨彪的家世 四、罢黜杨彪 五、杨彪被罢免的真实原因 六、荀彧上位 七、“三板斧”稳定政局 八、严惩首恶 九、此举的影响 第五节 “奉天子以令不臣”决策给曹操带来的红利 一、护佑幼主,赢得民心 二、代表朝廷,正义化身 三、赢得宗室支持,归降曹操 四、士族支持,助曹操一臂之力 五、广招人才,英才荟萃 六、泥沙俱下,鱼龙混杂 第六节 瓦解袁氏集团 一、豪族袁氏,最大隐患 二、汝南袁氏,四世三公 三、兄弟阋墙,祸起嫡庶 四、兄弟不睦,各个击破 第五章 官渡之战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