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双创”金融指数报告(2023)

中国“双创”金融指数报告(2023)

  • 字数: 223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张祥,庄正 著
  • 出版日期: 2024-08-0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isbn: 9787550463264
  • 页数: 132
  • 出版年份: 2024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中国“双创”金融指数(China Innovator and Entrepreneur Finance Index,简称CIEFI)是国内首个聚焦城市“双创”金融发展状况的动态评估指标体系,首期报告发布于2017年。2023年指数报告从“双创”金融资源供给、服务绩效、政策支持以及环境承载四个维度,利用27项客观指标综合反映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行政区(不含港澳台地区)在金融支持“双创”活动方面的实际状况和发展特征,并根据主要指标针对榜单综合前十强城市做了相关案例分析,旨在为地方政府总结金融支持双创发展经验、寻找案例借鉴提供一点助力。
内容简介
中国“双创”金融指数(China Innovator and Entrepreneur Finance Index,简称CIEFI)是国内首个聚焦城市“双创”金融发展状况的动态评估指标体系,首期报告发布于2017年。2023年指数报告从“双创”金融资源供给、服务绩效、政策支持以及环境承载四个维度,利用27项客观指标综合反映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行政区(不含港澳台地区)在金融支持“双创”活动方面的实际状况和发展特征,并根据主要指标针对榜单综合前十强城市做了相关案例分析,旨在为地方政府总结金融支持双创发展经验、寻找案例借鉴提供一点助力。
作者简介
张祥,香港理工大学管理学硕士、副研究员,国家高端智库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金融发展与国资国企研究所主任研究员;长期从事地方金融及产业政策研究咨询相关工作,参与金融中心竞争力研究、区域金融规划合作、地方金融产业政策等领域的省部级以上课题项目二十余项,并主导编写指数研究相关专著及报告十余部。庄正,格拉斯哥大学金融经济学硕士,国家高端智库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金融发展与国资国企研究所实习研究员;主要从事地方金融及国资国企相关产业研究及管理咨询工作。
目录
001 1 中国“双创” 金融指数综合排名百强榜分析005  1.1 综合排名领先城市竞争格局相对稳定007  1.2 主要城市综合得分恢复增长势头008  1.3 东、西部发展差距较南、北地区差距更为明显010  1.4 成渝城市群综合得分增长表现最优013 2 中国“双创” 金融资源供给丰富度排名百强榜分析017  2.1 北京、上海、深圳、杭州、苏州领跑“双创”金融资源供给丰富度排名榜022  2.2 “双创” 金融资源供给丰富度恢复增长态势026  2.3 西部地区金融资源供给丰富度得分上升较东部更显著027  2.4 金融资源供给丰富度保障了“双创” 活跃度028  2.5 直接融资资金供给的作用显著增强031 3 中国“双创” 金融服务有效度排名百强榜分析035  3.1 百强城市排名格局发生显著变化039  3.2 排名领先城市复苏增长势头更猛043  3.3 华东、华南地区继续扩大领先优势044  3.4 前20 强城市科创企业培育成效突出046  3.5 北京、上海、深圳境内上市公司均突破400 家049 4 中国“双创” 金融政策支持度排名百强榜分析053  4.1 北京、深圳、杭州“双创” 金融政策支持度排名保持前三位057  4.2 各地继续加大“双创” 金融政策支持力度062  4.3 各地对“双创” 相关金融支持政策内容关注度有所下降063  4.4 深圳、成都“双创” 金融支持政策内容最多064  4.5 城市行政能级越高创新载体支持水平越高067 5 中国“双创” 金融环境承载度排名百强榜分析071  5.1 杭州、成都首次跻身分指数得分排名前二行列075  5.2 “双创” 金融环境承载度“东强西弱” 格局发生改变076  5.3 头部城市创业活跃度较上期有不同程度下降078  5.4 全国各地创新活跃度大幅回升080  5.5 人口变化成为影响“双创” 发展的首要因素083 6 华北地区“双创” 金融发展比较分析084  6.1 十城跻身全国综合排名百强榜, 内蒙古城市排名下滑086  6.2 “双创” 金融资源供给状况显著改善, 地区城市金融资源供给能力存在差异089  6.3 地区多数城市金融服务有效度得分下滑, 北京、天津表现相对坚挺092  6.4 金融政策支持度得分出现分化, 排名头部城市表现更优096  6.5 金融环境承载度得分整体回升, 头部城市排名下滑101 7 东北地区“双创” 金融发展比较分析102  7.1 头部城市排名稳定, 地区城市综合得分分化明显103  7.2 头部城市金融资源供给丰富度波动较小,鞍山、抚顺表现相对亮眼107  7.3 地区金融服务有效度得分整体下滑, 但排名变动较小109  7.4 地区金融政策预期效应减弱, 得分排名整体下滑113  7.5 地区金融环境承载度出现分化, 大连人口流入最多  117 8 华东地区“双创” 金融发展比较分析118  8.1 地区金融综合发展水平保持领先, 第二梯队城市表现回暖121  8.2 区域“双创” 金融资源供给丰富度全国领先, 直接融资活动高度活跃124  8.3 地区多数城市金融服务有效度得分下滑, 浙江表现相对最优127  8.4 地区金融政策支持度遥遥领先, 金融资源供给分布较为均衡131  8.5 地区金融环境承载度保持一流, “新一线” 城市更受人才青睐135 9 华中地区“双创” 金融发展比较分析136  9.1 整体综合表现稳定提升, 三大省会城市在各自省份领跑137  9.2 金融资源供给机制进一步完善, 武汉、长沙优势凸显141  9.3 “双创” 金融服务有效度得分整体回落, “专精特新” 企业数量减少145  9.4 “双创” 金融支持政策力度加大, 武汉、郑州、长沙表现优异148  9.5 金融环境承载度全国排第二, 武汉、长沙、郑州人口虹吸效应明显153 10 华南地区“双创” 金融发展比较分析154  10.1 金融发展综合水平相对稳定, 深圳、广州全国领先156  10.2 金融资源供给种类不断丰富, 深圳、广州保持领先地位160  10.3 “双创” 金融服务有效度得分有所降低, 头部城市优势稳定163  10.4 “双创” 金融支持政策力度持续加大, 三亚、肇庆提升明显166  10.5 “双创” 金融环境承载度整体有待提升, 部分城市得分下降明显171 11 西南地区“双创” 金融发展比较分析172  11.1 西南地区金融发展两极分化严重, 成都实现加速领跑174  11.2 “双创” 金融资源供给丰富度得分偏低, 局部地区加速追赶177  11.3 “双创” 金融服务有效度得分整体有所下降, 成都、重庆180  11.4 “双创” 金融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成都、重庆尤为突出183  11.5 地区金融环境承载能力不断增强, 三城跻身全国排名前20 强187 12 西北地区“双创” 金融发展比较分析188  12.1 西北地区综合实力相对较弱, 西安稳居地区综合排名第一189  12.2 “双创” 金融资源供给能力略有提升, 整体仍然偏弱192  12.3 地区“双创” 金融服务有效度得分较低, 西安表现相对优异194  12.4 地区金融政策支持力度仍不够, 省会城市持续发力196  12.5 地区“双创” 金融环境承载能力不足, 西安实现大幅提升199 13 综合排名前十强城市“双创” 金融发展画像200  13.1 北京203  13.2 上海206  13.3 深圳209  13.4 杭州212  13.5 成都218  13.6 苏州221  13.7 广州224  13.8 武汉227  13.9 南京230  13.10 重庆233 附录234  附录1 指数研究框架237  附录2 337 个城市CIEFI 7 综合评价结果249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