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闲情偶寄

闲情偶寄

抒乐活之闲情,作风雅之偶寄清代文艺博主的松弛感生活指南二百余幅全彩古典插图 × 浙江大学教授专业注解愿你即使日日所历皆俗事,也有日日快乐与新奇!
  • 字数: 376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作者: (清)李渔 著 孙福轩 编 沈周、仇英、仇珠、恽寿平、恽冰等 绘
  • 出版日期: 2025-02-01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isbn: 9787559489890
  • 页数: 436
  • 出版年份: 2025
定价:¥1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超低门槛的“李渔生活教室”,人人可用的中式美学指南“《闲情偶寄》是一部讨论生活艺术的书。李渔极富创作思想,对每件东西都有新颖的议论。他所创作的器具中,有许多至今为人所用。”——林语堂本书由一篇篇饶有趣味的小品组成,行文明白活泼,阅读无压力,低门槛;内容接地气,涉及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即使穿越百年,依旧堪称一本即读即可用的“中式美学指南”。这里记载了赏兰花的诀窍:★有兰之室不应久坐,另设无兰者一间以作退步,时退时进,进多退少,则刻刻有香,虽坐无兰之室,若依倩女之魂。也有为“至贱之物”菜花的正名:★一气初盈,万花齐发,青畴白壤悉变黄金……分享了将寻常米饭变为花露奇馔的秘方:★预设花露一盏,俟饭之初熟而浇之,浇过稍闭,拌匀而后入碗。食者归功于谷米,诧为异种而讯之,不知其为寻常五谷也。清代生活博主李渔在本书中将他的独家审美心得向读者娓娓道来,行文易于理解,作为古文外行也可以做到鉴赏无障碍。◎权威底本全收录无删减,浙大古代文学专家精心注释本版《闲情偶寄》全本无删减,以康熙时期翼圣堂刊本为底本,参校雍正时期《笠翁一家言》中相关文本,查漏补缺。除《闲情偶寄》本体外,本书收录有当时与李渔交好的名士余怀与尤侗所作序文,另选有李渔故乡兰溪在清代县志中记载的李渔生平小传作为补充阅读材料。本书特邀浙江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家孙福轩教授作注,注释严谨简练,在不影响阅读体验的同时,也为您增加了一重轻松理解文本的保障。◎搭配200余幅名家画作,沉浸式体验古典风韵汇集沈周、仇英、仇珠、恽寿平、恽冰等多位古代名画家的杰作,严格按照文字内容配以相应图画,相映成趣,填补文字描绘力有不逮的缺憾。本版收录《闲情偶寄》清刊本中的全部重要插图,完整呈现,更有李渔亲绘画作。海量插图灵活穿插于文字间,为您贴心调整阅读节奏,使翻阅经典古籍不再是一项“枯燥任务”,而是成为一种轻松优雅的享受。一场中式古典美学的奢华宴席,只为最值得的你!◎处处用心的珍藏级装帧设计,寻找我们身边的闲情雅趣。●细节构思:从封面元素到扉页细节,处处皆显匠心——展开封:展开封为设计师精选高克重特种大地纸,质地古朴自然,富有质感。正封底图为古画《犬戏图》,画面中三只小狗正在玩耍,大狗惬意横卧,看着孩子们打闹,定格了这欢乐温情的一幕。书名采用圆润而不失古典的字体,烫黑工艺模拟文字初写毕时墨迹未干的质感;正封左半侧以特殊透明uv涂层绘出两个若隐若现的花形,更添层次感。封底使用任伯年《芭蕉狸猫图》,色调清新淡雅,叶下石上,猫儿或在嬉戏,或在舔舐爪子,神情灵动,动态十足,静与动完美结合。封底的猫与正封的狗作为当代人生活中极为人所喜爱的两个伙伴,共同传递出了日常中的闲适安宁之感,正合李渔的生活美学。——腰封:优质高白艺术纸全彩印刷,版式简洁利落,色彩沉稳,穿插在文字间的翩翩蝴蝶选自李渔等人所编的《芥子园画传》,姿态各异,活化了版面。在古代,猫与蝶常常出现在同一画面中,猫谐音“耄”,蝶谐音“耋”,耄耋同春,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健康长寿的美好祝愿。——环衬:环衬采用高级120g雅致纸,铺设大面积淡乌金色,与正封色彩和谐统一,专色印刷,更还原设计师构想的视觉效果。——书脊:彩线裸脊精装,局部贴心使用特种细腻布料标出书名,方便您在书架上寻找的同时,展现书籍最动人的裸脊之美。——扉页:四色全彩印刷,明月悬空,错落有致的高草在夜风中轻轻摇摆,清新自然的中国传统水墨风格引你打开“李渔美学教室”的大门!●内文设计:78g优质胶版纸,舒适易读版式设计本书内文选用原色78g优质胶版纸,触感平滑,柔和护眼。版式上合理调整文字布局,行距与字号等均经过精心设计,阅读舒适不疲劳;根据内文穿插古代名画家所绘插图,调整阅读节奏,四色印刷,用心校色,更还原古画风采,给您z优质的阅读体验。
内容简介
《闲情偶寄》成书于清康熙年间,为“中国名士八大奇书”之首,共分词曲、演习、声容、居室、器玩、饮馔、种植、颐养八部,论及戏曲理论、妆饰打扮、园林建筑、器玩古董、饮食烹调、竹木花卉、养生医疗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本书内容丰富,涉及中国古代生活的诸多领域,兼有娱乐性与实用价值。其行文简单易懂,语言幽默风趣,书中的诸多见解在今天仍有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李渔(1611—1680),清代著名文学家、戏剧家,原名仙侣,字谪凡,号天徒,后改号笠翁,亦常署名随庵主人。一生跨明清两代,饱受战乱之苦。中年家道中落,靠卖诗文和带领家庭剧团演戏维持生计。一生著述颇丰,主要作品有《闲情偶寄》《笠翁对韵》《笠翁十种曲》《十二楼》《无声戏》等,倡编有《芥子园画谱》,广为人知,有《笠翁一家言全集》。孙福轩,山东济宁人。文学博士,教授。浙江大学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论。主持(主参)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共10余项,在《文学遗产》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出版《清代赋学研究》《中国古体赋学史论》《历代赋论汇编》等专书10余部。曾获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等多项奖励。
目录
序 一序 二凡例七则词曲部结构第一戒讽刺立主脑脱窠臼密针线减头绪戒荒唐审虚实词采第二贵显浅重机趣戒浮泛忌填塞音律第三恪守词韵凛遵曲谱鱼模当分廉监宜避拗句难好合韵易重慎用上声少填入韵别解务头宾白第四声务铿锵语求肖似词别繁减字分南北文贵洁净意取尖新少用方言时防漏孔科诨第五戒淫亵忌俗恶重关系贵自然格局第六家 门冲 场出脚色小收煞大收煞填词余论演习部选剧第一别古今剂冷热变调第二缩长为短变旧成新授曲第三解明曲意调熟字音字忌模糊曲严分合锣鼓忌杂吹合宜低教白第四高低抑扬缓急顿挫脱套第五衣冠恶习声音恶习语言恶习科诨恶习选姿第一肌 肤眉 眼手 足态 度修容第二盥 栉熏 陶点 染治服第三首 饰衣 衫鞋 袜习技第四文 艺丝 竹歌 舞居室部房舍第一向 背途 径高 下出檐深浅置顶格甃 地洒 扫藏垢纳污窗栏第二制体宜坚取景在借墙壁第三界 墙女 墙厅 壁书房壁联匾第四蕉叶联此君联碑文额手卷额册页匾虚白匾石光匾秋叶匾山石第五大 山小 山石 壁石 洞零星小石器玩部制度第一几 案椅 杌床 帐橱 柜箱笼 箧笥骨 董炉 瓶屏 轴茶 具酒 具碗 碟灯 烛笺 简位置第二忌排偶贵活变饮馔部蔬食第一笋蕈莼菜瓜 茄 瓠 芋 山药葱 蒜 韭萝 卜芥辣汁谷食第二饭 粥汤糕 饼面粉肉食第三猪羊牛 犬鸡鹅鸭野禽 野兽鱼虾鳖蟹零星水族不载果食茶酒说种植部木本第一牡 丹梅桃李杏梨海 棠玉 兰辛 夷山 茶紫 薇绣 球紫 荆栀 子杜鹃 樱桃石 榴木 槿桂合 欢木芙蓉夹竹桃瑞 香茉 莉藤本第二蔷 薇木 香酴 醿月月红姊妹花玫 瑰素 馨凌 霄真珠兰草本第三芍 药兰蕙水 仙芙 蕖罂 粟葵萱鸡 冠玉 簪凤 仙金 钱蝴蝶花菊菜众卉第四芭 蕉翠 云虞美人书带草老少年天 竹虎 刺苔萍竹木第五竹松 柏梧 桐槐 榆柳黄 杨棕 榈枫 桕冬 青颐养部行乐第一贵人行乐之法富人行乐之法贫贱行乐之法家庭行乐之法道途行乐之法春季行乐之法夏季行乐之法秋季行乐之法冬季行乐之法随时即景就事行乐之法睡坐行立饮谈沐 浴听琴观棋看花听鸟蓄养禽鱼浇灌竹木止忧第二止眼前可备之忧止身外不测之忧调饮啜第三爱食者多食怕食者少食太饥勿饱太饱勿饥怒时哀时勿食倦时闷时勿食节色欲第四节快乐过情之欲节忧患伤情之欲节饥饱方殷之欲节劳苦初停之欲节新婚乍御之欲节隆冬盛暑之欲却病第五病未至而防之病将至而止之病已至而退之疗病第六本性酷好之药其人急需之药一心钟爱之药一生未见之药平时契慕之药素常乐为之药生平痛恶之药附录李渔传·一李渔传·二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