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分享·创生"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 字数: 259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黄祥勇,张玉华,牟天伟 著
  • 出版日期: 2024-12-0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isbn: 9787303299690
  • 页数: 200
  • 出版年份: 2024
定价:¥4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分享·创生”教学研究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致力于改善学生学的状态、教师教的方式。“分享·创生”教学努力实现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听、看,到主动做、讲;学习方式由个体独学到团队共学;学习评价由单一对错到多元全面;学习效益由短效分数到长效发展的四个转变;最终落实“会学习、会合作、会表达、会评价、会习得”的五会培育。本书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对“分享·创生”教学的内涵、特征、基本理念、理论基础、教学原则、教学策略、学习评价等内容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整理。全书共分八章,第一章主要阐述了“分享·创生”教学的形成过程;第二章主要论述了“分享·创生”教学研究的转向;第三章介绍了“分享·创生”教学的理论基础;第四章到第六章论述“分享·创生”教学的概述、基本理念、教学范式等;第七章介绍了“分享·创生”教学的学习单设计;第八章以课型分类呈现了技术融合下的“分享·创生”教学的典型课例。“分享·创生”基本理念契合课程改革的理念,有助于克服现实教学中的一些弊端和“顽症”。本书提出的“分享·创生”教学,是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内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为目的,按照“问题—对话—评价—重构”的方式开展的教学活动,本质上与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教学理念是一致的。
作者简介
黄祥勇,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助理、正高级教师、第四届成都市督学、西华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第八届理事、教育部“双名计划”培养对象,四川省教育学会阅读分会副理事长、四川省教育学会教育发展与政策法规研究分会副理事长、四川省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成都市学科(技术)带头人、成都市未来教育家培养对象、成都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目录

第一章 “分享·创生”教学的形成过程

第一节 基于课堂的问题提出

一、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发挥欠佳

二、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较单一

三、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与评价相对分离

四、课堂教学中学生知识的接受方式碎片化

五、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

第二节 回归课堂的课题引领

一、立足课堂的问题解决

二、高于课堂的成果提炼

三、回归课堂的实践指导

第三节 超越课堂的深人研究

一、揭示分享学习型课堂教学范式的内涵

二、揭示分享学习型课堂教学范式的意义

三、对典型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第二章 教学论的转向:从“教”走向“学”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