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新质生产力理念下的能源经济体系建设

新质生产力理念下的能源经济体系建设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作者: 过瑞 著
  • 出版日期: 2024-12-01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isbn: 9787562560173
  • 出版年份: 2024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以习近平总书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和实践阐述为指引,探讨新质生产力背景下的能源经济体系建设问题:引入新质生产力的概念与理论框架;阐述新质生产力与能源经济之间的逻辑关系;解析新质生产力时代的能源需求,总结能源市场的发展趋势;剖释新质生产力时代的能源供给,探讨能源生产的新规律;对能源价格、能源国际贸易等关联性问题进行深入解析;在分析能源政策的基础上,归纳新质生产力时代能源经济体系的若干重点;针对新质生产力时代能源经济体系建设的瓶颈进行归纳并提出解决对策。
目录
第一篇 新质生产力对能源经济的影响 1 第一章 新质生产力的理论框架 1 第一节 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形成过程 2 一、酝酿期 2 二、发展期 3 三、形成期 4 四、成熟期 5 第二节 新质生产力的本质内涵与基本框架 7 一、新质生产力的本质内涵 7 二、新质生产力的总体框架 8 第三节 新质生产力面向的问题 16 一、科技创新与驱动 16 二、产业升级与转型 18 三、资源与环境可持续 20 四、经济增长及发展质量 21 五、社会就业与劳动力素质 22 六、国际竞争与合作 22 第四节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特征 23 第五节 新质生产力的制度支撑体系 27 第二章 新质生产力与能源经济的逻辑关联 31 第一节 新质生产力推动能源经济高质量发展 31 一、新能源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定义和特征 32 二、新能源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性 33 三、新质生产力推动能源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理 36 第二节 新质生产力引领能源经济深层次转型 38 第三节 新质生产力塑造能源经济多维度业态 40 第四节 新质生产力保障能源经济全面发展 43 附:能源经济的未来发展趋势 45 第二篇 新质生产力理念下能源经济体系建设的基本框架 49 第三章 新质生产力理念下的能源需求 51 第一节 能源与社会经济及居民消费的匹配度问题 52 一、能源发展环境与形势 52 二、对新质生产力理念下能源需求的认识 55 三、在能源与社会经济与居民能源消费之间实现动态精准匹配的策略 57 第二节 能源消费需求端的变化趋势 60 (一)能源需求的影响因素 60 (二)能源消费需求端的变化趋势 62 第三节 能源需求的总体预测 65 一、能源需求总体预测的影响因素与方法论 65 二、中国未来能源需求的总体预测 66 第四章 新质生产力理念下的能源供给 74 第一节 对能源经济供给相关因素的认识 75 一、中国能源经济要素禀赋大起底 75 二、中国能源经济基础设施情况 81 三、全面认识中国现代能源体系建设基础 82 第二节 能源供给结构的优化提升 85 第三节 国际能源供给波动的影响 87 一、国际能源供给波动的影响因素 87 二、国际能源供给波动的影响机制 88 三、国际能源供给波动的一些具体影响 89 第五章 新质生产力理念下的能源价格 91 第一节 全球能源形势前瞻 92 一、能源需求趋势 92 二、能源供应格局 95 三、能源技术创新 96 四、能源政策与法规 97 五、能源与生态环境保护 99 六、能源安全与挑战 100 第二节 能源价格波动的影响 100 一、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100 二、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101 三、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102 四、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102 五、对社会民生的影响 103 第三节 能源定价权之争 104 一、能源定价权的定义与价值 104 二、中国能源定价权现状 105 三、中国能源定价权不强的原因 107 四、提升中国能源定价权的若干对策 108 第六章 新质生产力理念下的能源国际贸易 110 第一节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能源国际合作 110 一、“一带一路”对能源国际合作的积极影响 111 二、“一带一路”能源国际合作面临的挑战 112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加强能源国际合作的策略 113 第二节 能源国际贸易新趋势 114 第三节 新质生产力视域中的能源国际贸易格局 115 一、技术创新维度 115 二、能源政策维度 116 三、市场结构维度 116 四、生态环境可持续性维度 117 第七章 新质生产力理念下的能源政策体系 119 第一节 能源政策顶层设计 119 一、新质生产力理念对能源发展的要求 120 二、当前能源政策的现状与问题 121 三、新质生产力理念下能源政策顶层设计的原则 122 四、新质生产力理念下能源政策顶层设计的重点领域 123 五、新质生产力理念下能源政策顶层设计的实施路径 125 第二节 能源管理体制改革 126 一、新质生产力理念与能源管理体制改革的关系 126 二、中国能源管理体制改革概述 127 三、当前能源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129 四、新质生产力理念下能源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 130 五、新质生产力理念下能源管理体制改革的策略 130 六、新质生产力理念下能源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路径 134 七、新质生产力理念下能源管理体制改革的保障措施 135 第三节 能源监管 137 第四节 能源政策执行评估 138 一、明确评估目标和范围 138 二、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 138 三、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 139 四、评估政策执行过程和机制 139 五、考量外部因素和不确定性 140 六、形成评估报告和提出政策建议 140 第八章 新质生产力理念下能源经济体系的若干重点 142 第一节 推动能源生产消费方式加快转型 142 一、推动能源生产消费方式加快转型的必要性 142 二、推动能源生产消费方式加快转型的途径 143 第二节 提升能源供应链弹性韧性与安全水平 144 第三节 推进能源产业体系现代化 146 第四节 增强能源高质量发展动能和活力 147 第三篇 新质生产力理念下能源经济体系建设的瓶颈与对策 149 第九章 能源经济体系建设的瓶颈 149 第一节 能源区域性供需矛盾不容忽视 149 一、能源资源分布的不均衡 149 二、能源消费结构的差异 150 三、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平衡 151 四、能源政策和市场机制的不完善 152 第二节 能源转型过程中存在技术短板 153 第三节 能源转型成本高企 154 第四节 能源安全风险呈现多样化特点 155 第十章 能源经济体系建设的对策 157 第一节 建立规范统一的能源大市场 158 一、建设规范统一的能源大市场是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内在要求 158 二、建设规范统一的能源大市场需要重点解决的几个问题 159 三、推进全国规范统一能源市场建设的重点任务 160 第二节 推动能源科技研发攻关 163 第三节 加强能源安全风险管控 166 第四节 开辟绿色清洁能源发展特色道路 167 参考文献 170 后记 17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