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琴史

中国琴史

中国艺术史上无可替代的琴史经典著作。清代《四库全书》权威底本 现代白话文全译全解。
  • 字数: 176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 作者: 朱长文 著 履公 译
  • 出版日期: 2024-11-0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isbn: 9787521223149
  • 页数: 240
  • 出版年份: 2024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古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高洁、清雅和淡泊名利的文人精神,它不仅是音乐的载体,更是文人修身养性、表达情感和哲学思考的工具。古琴在其3000年的发展史中,累积起自身的文化形象,不仅代表着帝王圣贤所坚持的风雅之遗,也带有高人逸士洒脱不拘的山林性情。同时,古琴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人的四艺之一,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独特的审美特质和精神内涵。北宋朱长文所著《琴史》作为中国现存第一部古琴专史,将历代散见于经史子集中的古琴史料进行汇集和整理,以采用琴人为中心的纪传体叙史分类,同时以夹叙夹议的方式于每一小文结尾多有一段长短不一的评论,朱长文从琴人、琴事、琴器、琴乐而论及儒学之道,通篇贯穿着“琴以载道”的主旨,从而突显琴德与琴道,对后世的琴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的出现标志着琴学史的成熟,为后世古琴的研究开创了史学先河。 “《琴史》成书于宋元丰七年(1084年),朱长文四十五岁。它是我国古琴专题史的名著,朱长文把尧帝、孔子、师旷、伯牙、钟子期、司马相如、蔡邕、嵇康、陶渊明等这些古代琴人的故事和所擅长的琴曲、流传的琴谱都一一道明,论其琴事、琴艺、琴论和琴德,文末再附数语述其雅人操缦的“琴道”,读来脍炙人口,是一本深得琴趣的好书。”陈桂湖评价道。全书选用80克超感纯质纸,四色印刷,精美呈现近200幅古画及古琴图片,图文并茂,赏心悦目。
内容简介
本书共六卷,前五卷按时代顺序收录一百五十六个与琴有关的人物的事迹,末卷为十一个琴艺专题论述,是研究琴史的主要著作。作者把宋以前的古琴历史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由此勾勒出古琴历史的基本面貌。其编撰体例和史料的选取,都反映了作者的古琴历史观及其美学追求,对后世有着很大的影响。同时,精选数百幅精美名家古画,完美呈现古代琴人雅士的美学意境,为今人呈现出中华琴人的日常修养与古琴艺术的精髓。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朱长文(1039-1098),北宋人,字伯原,自号潜溪隐夫。因筑室隐居乐圃,故人称乐圃先生。家中藏书甚富,好读书,博闻强识,笃学力行。十九岁登进士,后授秘书省校书郎,守许州司户参军。因坠马伤足,不愿再当属员。家居二十年,筑室故吴越钱氏金谷园,称“乐圃”,潜研学术。元祐间,荐为苏州教授。后征召为太学博士,绍圣年间改为宣教郎,除秘书省正字兼枢密院编修。著有《吴郡图经续集》《墨池编》《续书断》《琴史》等。译者:履公,男,1973年生,河北三河人,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致力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和普及,创建“九年有正”国学品牌,涉及书法、国画、佛学、香道、茶道、古琴等领域,曾主编、策划《修心日历》《儒学日历》《中国茶日历》等国学日历系列、《书苑拾遗》《中国书法正典》等书法系列读物。
目录
卷一
帝尧
帝舜
大禹
太王
王季
文王
周公
孔子
夷齐
介之推
颜子
宓子贱
卷二
师旷
师襄子
钟仪
伯牙
钟子期
宋玉
百里奚妻
卷三
汉高祖
淮南王安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