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面向乡村振兴的农民土地财产权制度创新研究

面向乡村振兴的农民土地财产权制度创新研究

  • 字数: 167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 作者: 鲍海君,韩璐,周文章 著
  • 出版日期: 2025-01-0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isbn: 9787513679039
  • 页数: 180
  • 出版年份: 2025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土地财产权是农民最大的财产权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以完善土地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构建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的土地产权制度。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中国在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奠定了良好基础。但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有效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一个极度复杂的问题,三块地改革试点中也反映出了众多难点和困境。因此,本书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研究如何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土地财产权。这既是农村土地改革的重要理论创新,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实践内容,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书共6章,从逻辑起点、逻辑架构和逻辑方法三个层面研究面向乡村振兴的农民土地财产权制度创新。一是从逻辑起点上,沿着“古代—近代—现代”的脉络,开展农民土地财产权制度的历史逻辑研究。二是从逻辑架构上,按照“历史演进—理论逻辑—实践探索—制度创新”的逻辑关系,构建了面向乡村振兴的农民土地财产权制度总体研究框架。三是从逻辑方法上,运用威廉姆森四层次制度分析方法,从“社会嵌入—制度环境—治理结构—资源配置”四个层次,探索了中国乡村特殊场域中的农民土地财产权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背景和意义
第二节 中国农民土地财产权制度的历史演进
一、中国古代农民土地财产权制度的演变
二、中国近代农民土地财产权制度的历程
三、中国现代农民土地财产权制度的改革
第三节 农民土地财产权的思想源流与理论发展
一、地租理论视野下的农民土地财产权理论
二、产权理论视野下的农民土地财产权理论
三、城乡统筹理论视野下的农民土地财产权理论
第二章 农民土地财产权制度改革的地方实践
第一节 征地制改革中农民土地财产权的实践经验
一、杭州市余杭区村级留用地开发创新
二、绍兴市失地农民的土地财产权保障
三、嘉兴市“两分两换”中农民土地财产权保障
第二节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改革中农民土地财产权的实践经验
一、德清县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
二、宁波市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探索
三、象山县农村集体土地合作建房创新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