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创新-产业动态化演进研究 基于准技术前沿的视角

中国创新-产业动态化演进研究 基于准技术前沿的视角

  • 字数: 42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作者: 杨先明 等 著
  • 出版日期: 2024-12-0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isbn: 9787522843438
  • 页数: 436
  • 出版年份: 2024
定价:¥1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中国当前正处于准技术前沿的发展阶段,创新已成为这一阶段的核心增长动力。然而,结构性减速的现象表明,传统的增长模式难以实现持续的赶超与跨越发展陷阱。在此背景下,通过技术创新推动结构转型并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已成为中国实现长期经济增长的阶段性任务。在准技术前沿阶段,创新发展应被视为一个由技术创新驱动的产业结构转型过程,其目标是实现持续性的经济增长。推动创新引致的产业动态化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路径。为此,本书识别了准技术前沿阶段的关键特征,深入分析了制约创新发展的主要因素,探讨了路径选择的依据及其实现途径,并论证了必要的制度性保障措施。通过这些分析,本书旨在为中国在准技术前沿阶段实现创新-产业动态化,从而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系统的理论支持与政策建议。
作者简介
杨先明,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云南大学特聘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发展理论与经济思想史等。先后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以及国际合作项目多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独立或者合作出版学术著作10余部。邵素军,经济学博士、理论经济学博士后,云南大学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经济思想史与区域发展。主持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项、云南省教学科学研究项目1项、云南省博士后科研基金项目1项,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工作。在《经济学动态》等期刊发表论文8篇。王希元,经济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云南大学副教授,云南省 “兴滇英才支持计划”青年人才。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发展理论与中国经济发展转型。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1项,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工作。在《经济学动态》等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杨洋,经济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云南大学副研究员,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波士顿大学访问学者、复旦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以及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多项。出版学术专著2部,在《经济学家》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目录
第一章 中国创新-产业动态化演进的研究缘起与研究思路 001  
第一节 现实与研究背景 001  
第二节 创新驱动发展的学理依据 011  
第三节 研究的重点分析 016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框架 020
第二章 中国与前沿国家的技术距离:基于国家、产业和企业层次的分析 028  
第一节 中国所处的相对技术距离的国际比较:多层次研究 029  
第二节 中国技术非均衡发展特点与技术距离 040  
第三节 对中国技术发展阶段的判断及其依据 049  
第四节 准技术前沿的发展含义 059
第三章 基于准技术前沿的中国创新发展与结构现代化 061  
第一节 结构现代化:概念、特征与框架 062  
第二节 实现结构现代化的国际比较 070  
第三节 中国结构现代化程度与增长效应 080  
第四节 中国结构现代化的推进重点 103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