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法理学十二讲:文学影视作品中的法理呈现

法理学十二讲:文学影视作品中的法理呈现

呈现法律视角下文学影视作品中的法之理
  • 字数: 16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华文出版社
  • 作者: 王霁霞 著
  • 出版日期: 2025-02-01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isbn: 9787507560954
  • 页数: 208
  • 出版年份: 2025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法是什么?对这个问题的追问与回答,就是探寻法之理的过程,也是法理学探讨的主题。法理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而各类经典文学、影视作品是大家喜闻乐见而又生动具体形象的艺术形式,雅典娜审判阿伽门农之子俄瑞斯忒斯,以法治取代了复仇;威尼斯商人中关于契约的执行,涉及了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的概念;苏格拉底之死,让我们了解到法律思维与大众思维的区别;电影人工智能中关于AI与人类的故事情节,则会引发对法律关系主体的思考,现在,就让我们跟随伟大思想家、艺术家们的脚步,从千百年来的人类法律实践之中,从文学影视艺术作品之中,探求法之理。
内容简介
本书是北京科技大学校级规划教材,针对大一社科实验班学生及对法学感兴趣的社会学习者,是一本法学入门的通识类教材。该教材与现有教材相比,具有以下特点:第一,以电影和文学作品等具有审美性的载体作为法学原理的引入方式,帮助没有接触过法学的社会学习者或大一学生掌握法学的基础原理和知识,让学生在审美和愉悦中学习。第二,本教材针对现有法理学教材普遍存在的理论抽象难理解、枯燥性等问题,以电影和文学作品降低法学原理的理解难度。第三,本教材以2024年即将在中国大学慕课上线的课程《法理学——文学艺术作品中的法理呈现》为基础,是对慕课脚本的系统化呈现。教材将法学原理分为十二讲,并通过电影、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帮助学生了解法学的最基础知识。
作者简介
王霁霞,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副院长(主管本科教学),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北京科技大学校教学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理事、中国行政法学研究会理事、行政区划与法治建设委员会秘书长。北京科技大学国家一流本科专业(法学)负责人、北京市优质课程(法理学)负责人、北京市优质教案(法理学)负责人。主持北京市本科教改项目、教育部产学研协同育人项目、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等教育教学类项目多项,获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北京市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北京市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优秀指导教师奖等教学类奖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体育总局、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等政府立法与依法行政项目多项,参与《反兴奋剂管理办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事项决策程序办法》等规章及规范性文件的制定起草,在《现代法学》《法学论坛》等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参编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赔偿法》等教材两部。
目录
第一讲 法学是什么 一、法学是什么 / 1 (一)古希腊神话故事中的法涵义 / 1 (二)中国古汉语中的法涵义 / 3 (三)天平与神兽:正义女神与獬豸在法律象征中的双重奏 / 5 二、法理学是什么 / 7 (一)法理学的本质:《罪与罚》中关于法是什么的探讨 / 7 (二)法理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 / 9 (三)法理学在法律实践中的运用 / 9 三、洞穴奇案的法理思考 / 10 (一)法理学上著名的假想公案:洞穴奇案 / 10 (二)洞穴奇案中的法学观点 / 11 (三)洞穴奇案的启示 / 13 四、关于法学是什么的小结 / 13 第二讲 法学领域的人类群星闪耀时 一、西方历史上关于法是什么的追问 / 15 (一)古希腊轴心时期的法定义 / 15 (二)古罗马的法律思想 / 18 (三)欧洲中世纪的法哲学 / 19 (四)启蒙时代关于法的追问与探讨 / 20 (五)西方历史上其他学派对法的追问 / 21 二、中国历史上关于法是什么的追问 / 25 (一)中国历史上的法概念 / 25 (二)历史上的法家与法 / 25 三、马克思主义关于法概念的理解 / 26 (一)法与社会的关系 / 26 (二)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法概念 / 26 四、关于法是什么的追问的小结 / 27 第三讲 法的形式理性与实质理性 一、法的形式理性:为什么辛普森会被判无罪 / 28 (一)“世纪审判”辛普森案:法律的程序价值 / 28 (二)法的形式理性的内涵 / 30 二、法的实质理性:纽伦堡审判与拉德布鲁赫公式 / 31 (一)纽伦堡审判:法律的合法性危机 / 31 (二)拉德布鲁赫公式:恶法非法 / 34 (三)法的实质理性的内涵 / 35 三、法的渊源:法律形式的金字塔结构 / 35 (一)哈佛大学招生平权法案:法的渊源的效力冲突 / 35 (二)法的渊源的含义与分类 / 36 (三)当代中国法的正式渊源与法律体系效力层级 / 37 第四讲 实定法与自然法 一、超越法律的法:《安提戈涅》中的自然法 / 41 (一)古希腊悲剧《安提戈涅》:自然法与实定法的冲突 / 41 (二)《安提戈涅》的抗争:批判实定法的艺术符号 / 42 (三)自然法的精神价值 / 44 二、实定法与自然法:哈特的三次论战 / 45 (一)哈特新分析法学提出的背景 / 45 (二)哈特与富勒的论战 / 46 (三)哈特与法官德富林的论战 / 48 (四)哈特与德沃金的论战 / 49 (五)关于三次论战的小结 / 50 第五讲 什么是法学的核心视角 一、权利与法律:为什么要为权利而斗争 / 52 (一)权利与法律的关系 / 52 (二)为权利而斗争:《杀死一只知更鸟》《绿皮书》中的权利斗争 / 52 (三)权利义务是法学的核心概念 / 55 二、《死魂灵》中的买卖法律关系:什么是法律关系 / 56 (一)法律关系的概念 / 56 (二)法律关系的主体和客体 / 56 (三)《死魂灵》买卖法律关系的主体和客体 / 57 (四)法律关系的意义 / 58 第六讲 什么是法的要素 一、关于法的要素的不同学说及通说 / 59 二、法律概念与概念法学:法律大厦的阿基米德支点 / 63 (一)法律概念 / 63 (二)概念法学 / 64 三、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威尼斯商人》中的法律适用 / 65 (一)法律视角中的《威尼斯商人》/ 65 (二)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的概念及适用区别 / 67 (三)《威尼斯商人》中的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关系 / 68 第七讲 什么是良好的法律 一、什么是良好的法律:法的价值包括哪些 / 70 (一)良好法律的判断标准 / 70 (二)良好法律的正义价值 / 71 (三)《窦娥冤》与《基督山伯爵》中的正义价值及其实现 / 72 二、什么是公正(正义):法律中少数人与多数人的关系 / 74 (一)“公正”的词源 / 74 (二)公正价值的界定困境 / 74 (三)功利主义系统中的公正价值 / 75 (四)公正价值与公意 / 78 (五)原初立场与无知之幕 / 79 三、超越合理怀疑与无罪推定:《十二怒汉》中的程序正义 / 80 (一)《十二怒汉》中的正义审视 / 80 (二)正当程序的历史演变 / 82 (三)程序正义的价值蕴含 / 83 四、法的秩序价值:《卢旺达饭店》中的至暗时刻 / 84 (一)法的秩序价值的基本内涵 / 84 (二)“霍布斯问题”中的秩序价值 / 84 (三)《卢旺达饭店》中的无政府状态 / 86 第八讲 法律思维 一、法律思维与大众思维:苏格拉底之死与众人的权力 / 88 (一)法律思维的本质是一种合法性与非法性的判断 / 88 (二)法律思维的特点 / 90 (三)法律思维和大众思维的区别:苏格拉底为什么会被判 死刑 / 92 二、法律思维的要素:如何像律师一样思考法理学的本质 / 94 (一)法律思维的要素:《悲惨世界》中的有罪与无罪 / 94 (二)法律思维的运用:《我不是药神》中的守法困境 / 97 三、什么是法律中的事实:真相如何被反转 / 98 (一)从电影《控方证人》看法律中的事实及真相反转 / 98 (二)法律中的事实概念 / 100 (三)法律中的事实反转案例 / 101 四、法律语言:庭审语言与辩论 / 102 (一)语言与法律语言 / 102 (二)法律语言的定义与特点 / 105 (三)庭审语言及辩论技巧 / 106 第九讲 法律如何产生 一、复仇与法律的产生 / 109 (一)复仇的起源与形式 / 110 (二)中西方关于复仇的经典戏剧 / 111 (三)复仇与法律的对立性 / 113 (四)复仇与法律的关联性 / 114 二、看客的盛宴:人类酷刑与法律的关系 / 115 (一)人类酷刑的起源与典型方式 / 115 (二)酷刑的政治功能 / 115 (三)《檀香刑》中的看客心态 / 117 (四)法律对酷刑的禁止 / 119 三、中国古代法律的特点 / 120 (一)中国古代法律体系的特征 / 120 (二)中国古代司法实践 / 121 (三)中国古代法律对当代法治建设的启示 / 124 四、清末法制改革 / 125 (一)清末法制改革的历史背景 / 125 (二)清末法制改革的特点 / 125 (三)清末法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 126 (四)清末法制改革的影响 / 126 (五)传统法律体系走向分崩离析:末代皇帝离婚案 / 127 五、为什么所有的社会进步都是从身份到契约的运动 / 128 (一)身份社会的特点:《唐顿庄园》中的遗产继承制 / 128 (二)契约社会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点 / 130 (三)从身份到契约的社会进步 / 131 第十讲 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 一、逻辑理性与经验理性: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的分野 / 133 (一)法系的概念与分类 / 133 (二)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的特点 / 134 (三)两大法系的比较:《蝇王》中未成年人是否应当承担 刑事责任 / 135 二、大陆法系潘德克顿法典化的世界贡献:民法典如何形成 / 137 (一)潘德克顿法典化 / 137 (二)潘德克顿法典化对世界各国民法典的影响 / 137 (三)潘德克顿法典化的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的形成 / 139 三、运行在历史与现实中的普通法 / 141 (一)普通法的历史 / 141 (二)普通法的经典判例 / 142 (三)普通法的现实意义 / 144 第十一讲 法律如何运行 一、法律如何被制定 / 148 (一)立法的概念与特点 / 148 (二)立法的历史发展 / 149 (三)立法的基本原则 / 149 (四)立法体制 / 150 (五)立法程序: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为例 / 150 二、法律如何被执行 / 152 (一)执法的概念 / 152 (二)执法的特点 / 152 (三)执法的原则 / 153 (四)《悲惨世界》中沙威的执法困境 / 157 三、为什么法院是法律帝国的“首都”/ 158 (一)法院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 158 (二)法院的作用 / 159 (三)司法的原则 / 159 四、权力的眼睛:监狱、规训机制与法的运行 / 162 (一)监狱制度背后的权力运作 / 162 (二)监狱规训机制中的法律运行 / 163 五、正式规则与非正式规则 / 164 (一)正式规则与非正式规则的概念 / 164 (二)影视作品中正式规则与非正式规则的交锋 / 165 (三)正式规则与非正式规则的相互关系 / 168 第十二讲 法的未来是什么 一、真实与虚拟二元世界中的法律:“笛卡尔时刻”对传统法律属性的挑战 / 170 (一)什么是“笛卡尔时刻” / 170 (二)“笛卡尔时刻”对传统法律属性的挑战 / 172 (三)“笛卡尔时刻”影响下法律创新的未来方向 / 172 二、虚拟世界对经典力学世界观的颠覆 / 173 (一)虚拟世界重塑世界观 / 173 (二)经典力学世界观及其与现存法律体系的契合性 / 174 (三)虚拟世界的兴起及其对经典力学世界观的颠覆 / 175 (四)虚拟世界与法理学未来的发展方向 / 175 三、《黑客帝国》对洞穴寓言的重申及“大他者”是否存在 / 176 (一)柏拉图的洞穴寓言意蕴 / 176 (二)《黑客帝国》对洞穴寓言的重申及法哲学启示 / 178 (三)《黑客帝国》中“大他者”的存在及现实意义 / 180 四、人工智能对人的主体性的侵蚀与挤压:AI 能不能成为法律关系的主体? / 181 (一)电影《人工智能》引发法律关系主体的思考 / 181 (二)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及其带来的法律问题 / 182 (三)人工智能是否应当拥有著作权 / 185 (四)生成式人工智能创作物是否应当受著作权法保护 / 186 五、元宇宙的法律难题与法律发展趋势 / 187 (一)元宇宙与法律的新挑战 / 187 (二)元宇宙带来的法律难题 / 188 (三)元宇宙背景下未来法律发展前景 / 190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