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高性能透波树脂

高性能透波树脂

  • 字数: 810
  • 出版社: 航空工业
  • 作者: 编者:王志强|
  • 商品条码: 9787516538951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89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1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整理高性能透 波树脂近年来的研究现状、 应用情况及未来发展方向, 分章节对环氧树脂、双马来 酰亚胺树脂、氰酸酯树脂、 聚酰亚胺树脂等常用透波树 脂进行详细介绍,内容涵盖 电磁波传输机理、树脂合成 机理与方法、结构与性能关 系、固化特性分析、树脂改 性技术。此外,本书还对高 性能透波树脂的应用及发展 趋势进行了展望。 本书可作为从事功能透 波材料领域科研人员的实践 参考书,也可作为相关专业 本科生及研究生的教学参考 书。
作者简介
王志强,研究员,1972年1月出生,1994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化学专业。航空工业非金属材料首席技术专家,现任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济南特种结构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国防科工局技术专家,装备发展部技术专家,山东复合材料学会理事,高性能电磁窗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泉城产业领军人才。长期从事功能透波材料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工作,主持和参与了多型雷达天线罩等电磁功能结构复合材料部件的研制工作并取得突出成就。在低介电常数低损耗树脂分子结构设计、合成与改性技术,轻质高强、宽频高透波树脂基复合材料技术,耐高温树脂基功能透波复合材料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系列重大突破,多项成果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填补国内技术空白,荣获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并获多项专利。2018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电磁波与材料 1.2.1 电磁理论基础 1.2.2 材料与电磁波的交互作用机制 1.3 高性能透波树脂种类和性能 1.3.1 高性能透波树脂种类 1.3.2 高性能透波树脂性能 1.4 高性能透波树脂应用领域 第2章 环氧树脂 2.1 环氧树脂概述 2.2 环氧树脂的合成 2.2.1 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合成 2.2.2 低介电脂环族环氧树脂的合成 2.3 环氧树脂的结构与性能 2.3.1 双酚A型环氧树脂 2.3.2 双酚F型环氧树脂 2.3.3 双酚S型环氧树脂 2.3.4 氢化双酚A型环氧树脂 2.3.5 线型酚醛环氧树脂 2.3.6 多官能基缩水甘油醚树脂 2.3.7 多官能基缩水甘油胺树脂 2.3.8 氟化环氧树脂 2.4 环氧树脂的固化 2.4.1 环氧基的反应性 2.4.2 固化剂 2.4.3 促进剂 2.4.4 环氧树脂体系固化反应动力学 2.5 环氧树脂改性 2.5.1 物理共混改性 2.5.2 化学改性 2.5.3 低介电改性 2.6 环氧树脂透波领域应用及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第3章 双马来酰亚胺树脂 3.1 双马来酰亚胺树脂概述 3.2 双马来酰亚胺的合成 3.2.1 乙酸酐脱水闭环法 3.2.2 热脱水闭环法 3.2.3 共沸脱水闭环法 3.2.4 微波辅助脱水闭环法 3.3 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的性能 3.3.1 BMI的介电性能 3.3.2 BMI的溶解性 3.3.3 BMI的熔点 3.3.4 BMI的耐热性能 3.3.5 BMI的力学性能 3.4 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的固化 3.4.1 BMI的固化反应性 3.4.2 BMI的热固化 3.4.3 BMI的微波固化 3.4.4 BMI的电子束辐射固化 3.4.5 BMI的紫外固化 3.5 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的改性 3.5.1 化学改性BMI 3.5.2 物理共混改性BMI 3.6 双马来酰亚胺树脂透波领域应用及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第4章 氰酸酯树脂 4.1 氰酸酯树脂概述 4.2 氰酸酯树脂的合成 4.2.1 卤化氰-酚合成法 4.2.2 改进的卤化氰-酚合成法 4.2.3 提高纯度和收率的改进途径 4.3 氰酸酯树脂的性能 4.3.1 氰酸酯单体的性能 4.3.2 固化后树脂的性能 4.4 氰酸酯树脂的固化 4.4.1 催化剂 4.4.2 助催化剂 4.4.3 固化反应 4.5 氰酸酯树脂改性 4.5.1 物理共混改性 4.5.2 化学改性 4.6 氰酸酯树脂透波领域应用及发展趋势 4.6.1 航空航天 4.6.2 电子行业 参考文献 第5章 聚酰亚胺树脂 5.1 聚酰亚胺树脂概述 5.2 聚酰亚胺树脂合成 5.2.1 二酐的合成 5.2.2 二胺的合成 5.2.3 聚酰亚胺树脂的合成 5.3 聚酰亚胺的性能 5.3.1 耐热性 5.3.2 力学性能 5.3.3 尺寸稳定性 5.3.4 化学稳定性 5.3.5 介电性能 5.3.6 其他性能 5.4 聚酰亚胺树脂的固化 5.4.1 降冰片烯二甲酰胺封端聚酰亚胺的固化 5.4.2 苯乙炔封端聚酰亚胺的固化 5.4.3 乙块基封端聚酰亚胺的固化 5.4.4 光敏聚酰亚胺的固化 5.5 聚酰亚胺树脂改性 5.5.1 化学改性 5.5.2 物理共混改性 5.6 聚酰亚胺树脂在透波领域应用及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第6章 氰基树脂 6.1 氰基树脂概述 6.2 氰基树脂的合成 6.2.1 聚芳醚腈树脂的合成 6.2.2 邻苯二甲腈树脂的合成 6.3 氰基树脂的性能 6.3.1 聚芳醚腈树脂的性能 6.3.2 邻苯二甲腈树脂的性能 6.4 氰基树脂的固化 6.4.1 金属和金属盐固化剂 6.4.2 酚类固化剂 6.4.3 有机胺固剂 6.4.4 强有机酸/胺盐固化剂 6.5 氰基树脂的改性 6.5.1 共混改性 6.5.2 化学改性 6.6 氰基树脂透波领域应用及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第7章 芳炔树脂 7.1 芳炔树脂概述 7.2 芳炔树脂的合成 7.2.1 常见芳基乙炔单体及其性质 7.2.2 常见芳基乙炔单体的合成方法 7.3 芳炔树脂的性能 7.3.1 介电性能 7.3.2 力学性能 7.3.3 其他性能 7.4 芳炔树脂的固化 7.4.1 三聚环化反应和氧化偶合反应 7.4.2 固化动力学分析 7.5 芳炔树脂的改性 7.5.1 共混改性 7.5.2 化学改性 7.6 芳炔树脂在透波领域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第8章 有机硅树脂 8.1 有机硅树脂概述 8.2 有机硅树脂的合成 8.2.1 甲基氯硅烷单体的合成 8.2.2 三甲基碘硅烷单体的合成 8.2.3 缩合型硅树脂的合成 8.2.4 过氧化物型硅树脂的合成 8.2.5 加成型硅树脂的合成 8.3 有机硅树脂的性能 8.3.1 介电性质 8.3.2 耐热性 8.3.3 力学性能 8.3.4 耐化学试剂性 8.3.5 耐候性 8.3.6 其他性能 8.4 有机硅树脂的固化 8.4.1 加热固化型有机硅树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