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传热学双语精讲

传热学双语精讲

  • 字数: 654
  • 出版社: 机械工业
  • 作者: 编者:吴金星|
  • 商品条码: 9787111766339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11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7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采用双栏排版、英汉对照,以适应教育国 际化发展的趋势,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专业人才。 本书在内容上力求简明扼要,突出重点,精讲基本 概念和基础理论,并融入了课程思政元素,同时注 重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实例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 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本书围绕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三种基本传 热方式,系统地阐述了稳态热传导和非稳态热传导 的理论与数值解法、对流传热的理论基础与实验关 联式、热辐射的基本定律和辐射传热计算,以及传 热过程分析与换热器热计算方法。章节后的思考题 、自测题和习题可以帮助读者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 解,掌握专业理论的工程应用方法。 本书可作为能源动力类、建筑环境类、化工类 、机械类、材料类、航空航天类及电气类等专业的 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英语课教材,也可供相关技术人 员参考。
作者简介
吴金星,博士,教授,研究生导师,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郑州大学教学名师,任中国能源学会理事等。主要研究能源系统中锅炉及换热设备强化传热、结构优化与节能减排技术。为企业培训“能源管理师”“能源审计师”“节能评估师”5000多人次。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2项和实用新型专利36项,并在工程应用中取得显著的强化效果和经济效益。主编并出版教材3部和著作4部,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主持完成省市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及企业横向项目多项,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三等奖及厅级科技进步一等奖等7项。主持完成省级校级教学改革项目多项,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省教学成果一等和二等奖,郑州大学教学成果特等、一等和二等奖。
目录
前言 第1章 热量传递的基本方式 1.1 传热学的重要性 1.2 传热学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1.3 热传导及其规律 1.4 热对流及其规律 1.5 热辐射及其规律 1.6 传热过程及其传热系数计算 习题 第2章 稳态热传导 2.1 导热基本定律 2.2 导热系数热导率 2.3 导热微分方程式 2.4 导热过程的定解条件 2.5 单层平壁的稳态导热 2.6 多层平壁的稳态导热 2.7 单层圆筒壁的稳态导热 2.8 多层圆筒壁的稳态导热 2.9 复杂边界条件的稳态导热 2.10 传热过程的强化传热方法 2.11 等截面直肋的导热分析 2.12 肋片导热的应用案例——温度计套管 2.13 肋片效率与接触热阻 2.14 肋片导热的应用案例——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 2.15 有内热源的一维稳态导热 习题 第3章 非稳态热传导 3.1 非稳态导热的特点 3.2 毕渥数及特征数 3.3 零维问题的分析法 3.4 集中参数法的应用 3.5 无限大平板一维非稳态导热分析解 3.6 半无限大物体非稳态导热分析解 习题 第4章 热传导问题的数值解法 4.1 导热问题数值求解步骤 4.2 内节点离散方程的建立——泰勒级数法 4.3 内节点离散方程的建立——热平衡法 4.4 边界节点离散方程的建立 4.5 求解代数方程组的迭代法 习题 第5章 对流传热的理论基础 5.1 对流传热的影响因素 5.2 对流传热过程微分方程式 5.3 对流传热微分方程组 5.4 边界层 5.5 层流边界层传热微分方程组 5.6 层流边界层局部表面传热系数 5.7 层流边界层传热计算实例 习题 第6章 对流传热的实验关联式 6.1 相似原理 6.2 相似分析法 6.3 量纲分析法 6.4 相似原理的应用 6.5 相似原理应用实例 6.6 管内强制对流传热的特征 6.7 管内湍流传热实验关联式 6.8 管内层流传热的Nu 6.9 管内实验关联式的应用实例 6.10 流体横掠单管传热实验关联式 6.11 流体横掠管束传热实验关联式 习题 第7章 相变对流传热 7.1 凝结传热的模式 7.2 层流膜状凝结的分析解 7.3 膜状凝结计算关联式 7.4 膜状凝结的影响因素 7.5 膜状凝结的传热强化 7.6 沸腾传热的模式 7.7 大容器饱和沸腾曲线 7.8 大容器沸腾传热实验关联式 7.9 沸腾传热的影响因素及强化 习题 第8章 热辐射基本定律和辐射特性 8.1 热辐射现象 8.2 黑体模型 8.3 普朗克定律 8.4 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 8.5 兰贝特定律 8.6 实际物体的辐射特性 8.7 实际物体的吸收比 8.8 基尔霍夫定律 习题 第9章 辐射传热计算 9.1 辐射传热的角系数 9.2 角系数的性质 9.3 角系数的计算方法 9.4 两表面封闭腔的辐射传热 9.5 两表面封闭腔的辐射传热计算 9.6 多表面封闭系统的辐射传热 9.7 多表面封闭系统的辐射传热计算 9.8 气体辐射的特点 9.9 辐射传热的控制 习题 第10章 传热过程分析与换热器热计算 10.1 传热过程分析与计算方法 10.2 传热过程的计算方法应用 10.3 换热器的类型 10.4 纯顺流或逆流换热器的平均温差计算 10.5 复杂布置换热器的平均温差计算 10.6 间壁式换热器热计算——平均温差法 10.7 间壁式换热器热计算——效能-传热单元数法 10.8 换热器热计算应用实例 10.9 换热器的强化传热技术 10.10 传热过程的热阻分离法 习题 附录(二维码) 附录A 传热学常用资料(单位、物性、函数) 附录B 传热学专业词汇英汉对照(按中文拼音排序) 附录C 本书主要符号物理意义英汉对照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