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乡村治理(历史与现实)/新时代乡村治理研究丛书

中国乡村治理(历史与现实)/新时代乡村治理研究丛书

  • 字数: 365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李华胤|
  • 商品条码: 9787522745572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32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11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乡村社会是国家治理的 根基,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 的重要内容。20世纪以来, 乡村社会从传统走向现代, 乡村治理也发生了重大变革 ,从传统的乡村自治,逐渐 走向自治、德治与法治相结 合的现代化治理。本书基于 “历史与现实”这一基本线索 ,以田野调查为基本研究方 法,从制度、机制、单元、 主体、组织、规则等多个维 度,对中国乡村治理的历史 、变迁与现实实践进行了系 统、全面的梳理和考察,不 仅总结了乡村治理变革的历 史经验和内在规律,而且深 入分析了乡村治理变革的发 生机理。
作者简介
李华胤,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部、中国农村研究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中国政治与农村基层治理。主持国家社科基金1项、教育部社科基金1项、湖北省社科基金2项,在《中国农村观察》《中国行政管理》等期刊发表CSSCI论文40余篇。曾获“费孝通田野调查奖”(2017-2020,连续4次)、武汉市社科成果优秀奖(2020),当选“湖北省向上向善好青年”(2022),指导学生团队参加“挑战杯”并获全国二等奖(2022)。
目录
绪论 上篇 历史中的乡村治理 第一章 基于“家村关系”视角的中国村落社会异质性再认识 一 何为“家村关系” 二 从村落社会起源看“家村关系”的基本内涵 三 “关系强度”维度下的“家村关系”类型 四 “家村关系”是精准认识村落社会的有效视角 第二章 授权式协商:对传统时期乡村矛盾纠纷治理逻辑的解析 一 传统乡村社会矛盾纠纷何以治理 二 “说公”:村落矛盾纠纷治理的历史实践 三 授权式协商:“说公”治理有效的内在逻辑 四 “说公”作为农村协商治理方式的当代启示 第三章 可协商性规则与传统时期村落治理的秩序基础 一 传统村落治理规则之问 二 村落“田间过水”规则的历史实践及类型 三 可协商性规则:“田间过水”的秩序基础及运行机理 四 可协商性规则对农村协商治理的实践价值 第四章 国家治理视角下的农村治理规则变迁与中国经验 一 有效规则与农村治理的关系 二 农村治理规则的中国实践与比较 三 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农村治理规则安排 四 国家治理与农村治理规则安排之间的关系模式 第五章 吸纳性规制:传统宗族村落的市场秩序及公共性运作 一 血缘宗族的延续与内部市场秩序建构 二 吸纳性规制的分析框架 三 高利贷行为公共化的宗族村实践 四 高利贷行为公共化的内在逻辑与功能 五 吸纳性规制能力与血缘共同体的活力 中篇 村民自治与乡村治理 第六章 村民自治有效实现的民族状况 一 民族状况与村民自治的关联性 二 不同民族状况下村民自治有效实现的三个阶段 三 不同民族状况下村民自治有效实现的探索 第七章 政策落地:探索村民自治基本单元的现实因素 一 政策落地与村民自治基本单元的有效性 二 政策落地与村民自治基本单元的发展:历史与实践 三 基于政策落地单元的村民自治基本单元 第八章 家户联结:探索村民自治基本单元的社会因素 一 家户联结、自治基本单元与村民自治的有效实现 二 家户联结与村民自治基本单元的实践:历史与发展 三 基于家户联结单元的村民自治基本单元 第九章 乡村振兴视野下单元有效与自治有效的关系 一 单元有效是治理有效的基础 二 单元有效与自治有效的关联性 三 自治单元的历史嫂变与农村自治有效的考量 四 新时期创新探索并重构自治单元,推进自治有效 五 在单元有效中探索治理有效 第十章 行政助推自治:单元下沉改革中的政府介入与自治生长 一 将政府力量带进自治 二 单元下沉改革中的乡镇政府与村寨自治 三 单元下沉实现有效自治的政府要素与内在机制 四 行政助推自治:政府介入与自治生长的互动关系 五 实现自治的行政力量 第十一章 21世纪以来村民自治研究的范式转换与趋势展望 一 “制度—价值”范式与村民自治研究的兴盛和反思 二 “条件—形式”范式与村民自治研究的转型 三 “规则—程序”范式与村民自治研究的提升 四 “治理—有效”范式与村民自治研究的深化 五 村民自治研究的范式比较与趋势展望 下篇 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实践干4域 第十二章 乡村治理的变迁与经验 一 改革开放前“政社合一”的治理体制 二 改革开放后村民自治与“乡政村治”格局 三 探索多元有效的乡村治理体系 四 乡村治理探索的基本经验与发展趋势 第十三章 基于有效视角的农村基层治理体制实践与发展 一 有效视角与70年来农村治理体制实践 二 集体化时期:组织化治理体制与管理有效 三 改革开放后:以自治为基的治理体制与动态有效 四 新时代的善治体制与多元治理有效 五 农村基层治理体制建设的经验与趋势 第十四章 农村基层建制单元的重组逻辑及治理取向 一 单元重组与治理的理论之争 二 “重组浪潮”:农村基层建制单元调整的三种实践 三 走向治理有效的三种路径:重组逻辑的比较 四 均衡行政与自治的单元重组 第十五章 公共服务优先安排与农村基层治理体制的挑战 一 当前农村基层治理体制的特点 二 公共服务优先安排对农村基层治理体制的挑战 三 公共服务优先安排导向下农村基层治理体制的调整 四 建构服务优先的基层治理体制 第十六章 基于公共服务优先安排的农村基层治理体制重构 一 公共服务与基层治理体制的重塑 二 清远市“服务重心下移”的创新实践、效应与逻辑 三 农村基层服务性治理体制的重构逻辑 四 服务下沉的体制创新对服务优先战略的启示 第十七章 权威引导式协商与新时代乡村善治的有效形式 一 从“矛盾纠纷化解”看乡村治理 二 基层协商的天长实践:以矛盾调解为例 三 权威引导式协商实现村庄有效治理的内在逻辑 四 权威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