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与实施

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与实施

  • 字数: 441
  • 出版社: 华东师大
  • 作者: 詹泽慧、季瑜
  • 商品条码: 9787576049923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04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5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新课标导向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如何设计与实施,关切到教师跨学科教学素养的提升以及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为了让跨学科主题学习在实践领域真正落地生根,职前职后教师可以参照以“概念群→问题链→目标层→任务簇→证据集”为核心来设计和实施教学,将弹性的课标转化为可以具体的操作模型。本书既关注理论维度的高屋建瓴,也关注实践维度的实际诉求,强调以驱动性问题促进学生对大概念的深层理解,重视教师对实践活动的参与和引导,同时也注重在教学开展过程中贯穿可操作性评价,为教师实施跨学科主题学习提供切实指引。 绪论。从时代背景出发,结合中国的国情和实际回应跨学科主题学习的重要性,让职前职后教师明确,通过本书的学习后自己应具备何种素养和能力。 第一章:新课标导向下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本章从人文社科以及自然科学两大类别梳理新课标中各学科提到的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要求和规律。 第二章:大概念。本章包括两部分,一是如何理解大概念。将从认识论、发生论、本体论、方法论和价值论为抓手,重新认识大概念的内涵、意蕴、价值、意义及表现形式。二是如何生成大概念,理清楚大概念的遴选路径以及生成机理,梳理美国、日本、芬兰等国家提出的大概念,梳理人文社科以及自然科学大概念生成的联系和区别。 第三章:问题链。本章先是从一线教师开展跨学科教学的课堂提问存在的实际问题出发,对标实际问题重新认识课堂教学问题的重要性。 第四章:目标层。目前教师进行跨学科主题学习依旧沿用三维目标。因此有必要破除桎梏,从三维目标向核心素养目标转化。 第五章:任务簇。学科实践代替了学科探究,回应了怎么教的问题。本章先是梳理跨学科实践的载体及其组成要素,明确任务簇的重要性。 第六章:证据集。本章重点关注如何评价的问题。先是厘清新课标要求的评价的内容、要素、逻辑、步骤、类型;在此基础上,设计不同类型的评价工具。 第七章:典型案例。本章旨在提供一线教师实践的典型案例,包括自然科学2、社会科学2、信息科学2、超学科1。 本书每一章节将提供具体的案例和实用工具,帮助一线教师明确每一部分如何操作和实践,将理论落地,让职前职后教师会设计,会教学。
作者简介
詹泽慧,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青年珠江学者,香江学者,广东省教育测评大数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华南师范大学智慧教育装备产学研基地负责人,国际期刊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communications副主编,Frontiers in Psychology副主编,Asia Pacific Journal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副主编,Computers & Education-AI编委,西南大学Future in Educational Research (FER)编委,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创客与跨学科教育研究组秘书长。 主要研究方向为:学习科学、STEAM教育、智慧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近年来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等研究课题,出版学术专著5部,主参编教材七部,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曾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广东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香江学者奖、教育部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十六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全国教育软件大赛一等奖、华南师范大学教学质量优秀教师称号、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入选“香江学者计划”、“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担任广东省中小学“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名师指导教师。近年来主持国家级课题4项、省部级课题7项,出版学术专著3部,主参编教材7部,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 其中学术专著有《混合学习活动系统设计:策略与应用效果》、《在线讨论中的动态知识共享机制研究》、《China's Formal Online Education under COVID-19: Actions from Government, Schools, Enterprises, and Families (1st ed.). Routledge》。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