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英华学者文库——语言谛观——王文斌学术论文自选集

英华学者文库——语言谛观——王文斌学术论文自选集

  • 字数: 210
  • 出版社: 高等教育
  • 作者: 王文斌|总主编:罗选民
  • 商品条码: 9787040629422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04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93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由王文斌教授自选 十三篇论文,共四个部分: 语言认知观、汉英对比观、 外语教育观和翻译观,呈现 作者近些年来的学习心得和 感悟。第一部分立足于认知 语言学理论,考察汉英两种 语言隐喻习语的共性与个性 、汉英中“一物多量”和“一 量多物”的量词使用现象; 第二部分聚焦于语言对比, 审视目前学界在对比语言学 领域的研究现状、英汉语言 的时空性强弱差异,英 语“be”与汉语“是/有/在” 的词源及其背后的民族思维 差异、汉英篇章的构建方式 差异,提出语言对比研究是 理论语言学的基础,在语言 对比研究中需要从语言结构 切入,深度探究语言与民族 思维二者之间的紧密关联。 第三部分着眼于外语教育, 探讨外语教育教学理论研究 和实践中“外语教育”与“外 语教学”以及“人文性”与“工 具性”等术语和概念之间的 联系和区别,探讨我国外语 教育研究的理论框架,强调 构建“外语教育学”学科的重 要性、现实性和迫切性。第 四部分用力于文学翻译的理 论与实践,从不同角度探讨 译者主体性存在的应然性和 必然性。 本书兼具学术性、探索 性、突破性、前瞻性和引领 性,适合外国语言学及应用 语言学和翻译学领域的硕博 研究生、年轻教师、研究者 阅读和参酌。
作者简介
王文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科研机构“国家语言能力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外国语大学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评审组(语言学)专家,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外语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认知语言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建设“外语教育学”学科首席专家。曾就读于台州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复旦大学、英国牛津大学(Oxford University)和加拿大麦吉尔大学(McGill University)。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250篇,出版学术专著10部、学术译著5部。
目录
第一部分 语言认知观 导言 一 汉英隐喻习语ICM和CB的认知对比考察——以汉语的四字格隐喻习语为基点 二 论汉英形状量词“一物多量”的认知缘由及意象图式的不定性 三 汉英“一量多物”现象的认知分析 第二部分 汉英对比观 导言 四 对比语言学:语言研究之要 五 论英语的时间性特质与汉语的空间性特质 六 论英语“be”与汉语“是/有/在” 七 论汉英篇章构建的时空性差异 第三部分 外语教育观 导言 八 外语教学与外语教育、工具性与人文性之我见 九 论外语教育学的学科建构 十 我国外语教育研究的理论框架:构建与解析 第四部分 翻译观 导言 十一 文学翻译中的内化和外化 十二 从两首唐诗的不同英译看文学翻译中的未定性和具体化 十三 论译者在文学翻译中主体作用的必然性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