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自然科学基础(第4版)

自然科学基础(第4版)

  • 字数: 390
  • 出版社: 高等教育
  • 作者: 编者:张民生//郭长江|
  • 商品条码: 9787040626100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4
  • 开本: 16开
  • 页数: 280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3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由高等院校小学教 育专业经典同名教材修订而 来。修订后的教材专门用作 高职高专小学教师培养教材 。全书对应自然科学的物质 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空 间科学、技术与工程四个领 域编写,从自然科学发展的 历史和研究方法、自然界的 基本属性、资源与环境的角 度阐述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从 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角度阐 述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 响。 修订后的教材,强调知 识体系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适应小学教师培养要求的专 业性和综合性,并体现理论 与实践联系的应用性和针对 性,同时融入了新时代基础 教育课程改革对小学教师培 养的新要求以及科学技术领 域的新成果及其应用,尤其 融入了《义务教育科学课程 标准(2022年版)》的基 本理念及其课程内容要求; 增设了“学习目标、思维导 图、情境链接、学习活动、 拓展阅读导航”等栏目,尤 其增设了“科学家精神”栏目 ,调整了“思考与练习”的内 容,使得本书更符合高职高 专教学需要;同时,通过二 维码关联了丰富的学习资源 ,有利于学生自主开展拓展 性、提升性学习。 本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当代 科学技术发展及其与社会进 步的关系,从而打下良好的 科学素养及科学知识基础; 可以作为高职高专小学教育 专业群等师范生学习和在职 小学教师进修的通识课教材 。
目录
第一章 对自然界的探索 第一节 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轨迹 一、自然科学的萌芽 二、自然科学的诞生与发展 三、20世纪以来自然科学的进展 第二节 自然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一、选题与计划 二、观察与实验 三、分析与总结 第三节 科学、技术与社会 一、科学 二、技术 三、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第二章 自然界的物质性 第一节 宇宙 一、宇宙及其起源 二、星空 第二节 地球 一、地球及其起源 二、地球圈层 第三节 自然界的物质 一、物质的组成和元素周期律 二、单质、无机物 三、有机物 四、分散系 第三章 自然界的运动性 第一节 天体的运行 一、天体系统 二、地球运动 第二节 地球主要圈层的运动 一、地壳运动 二、大气运动 第三节 运动和力 一、运动的描述 二、牛顿运动定律 第四节 动量和机械能 一、动量及其守恒律 二、机械能及其守恒律 第四章 自然界中的生命活动 第一节 生命的起源和进化 一、生命起源 二、生物进化 三、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第二节 生命运动 一、植物的光合作用 二、动物的营养 三、人体均衡的膳食 第三节 生命的延续 一、生物的生殖 二、生物的遗传 三、生物的变异 四、人类遗传病 第五章 自然界的资源、能源及其利用 第一节 地球上的资源 一、土地资源 二、水资源 三、生物资源 四、矿物资源 第二节 地球上的能源 一、能源概述 二、常用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四、能量的储存 第三节 原材料的开发与利用 一、原材料的开发 二、无机非金属材料 三、金属材料 四、高分子材料 五、材料科学及其发展趋势 第六章 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 第一节 人类生存的环境 一、环境及其作用 二、生态系统 三、生物多样性 第二节 人口与环境 一、人口增长的历史与现状 二、人口的分布 三、人口问题 第三节 环境保护与人类发展 一、自然灾害与减灾、防灾 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三、环境污染与环境保护 四、可持续发展 第七章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反思 第一节 生物技术的发展 一、现代生物技术的研究内容 二、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 第二节 信息技术的发展 一、信息的处理 二、信息技术的应用 第三节 通信与网络技术的发展 一、通信技术 二、网络技术 第四节 人工智能的发展 一、人工智能概述 二、人工智能的成果与展望 第五节 技术发展的反思 一、生物技术发展的反思 二、信息技术发展的反思 三、虚拟世界与网络道德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