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儒家“天理”观念研究

儒家“天理”观念研究

  • 字数: 242
  • 出版社: 齐鲁
  • 作者: 李涛|总主编:曾振宇
  • 商品条码: 9787533349875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27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天理在儒家的思想体系中,尤其是在儒学发展 的新儒学思想体系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天 理既是宇宙生成万物的本源,亦是人之道德价值产 生的本源,具有宇宙本体和道德本体的双重涵义。 宋明儒学中的天理,蕴含着一个深层次的秩序观, 天理不是同人之现实世界隔离的形上本体,而是贯 注于生命伦常和社会生活日用之间的作用之性。社 会运行所展现的家庭秩序和国家秩序,都是天理下 贯于社会生活的落实与展现。现实社会的各种规则 、制度需要遵循天理,才能使社会秩序形成良性循 环以实现和谐。 作为宋儒天理观念的集大成者,朱熹在将天理 观念转化为现实的道德实践过程中,力图将天道性 命之理打通,建构修德成圣的思想基础和工夫体系 。为了合理限制人的欲望,朱熹提出“以理制欲” 的克己工夫。针对南宋儒士受佛教静坐修养影响的 社会风气,他主张“由静而敬”的持敬工夫,将敬 的外在形式与本质内容统一起来。而对于人们道德 修养中面临的知行关系问题,他又提出“知行相须 ”的知行工夫,对儒家传统的知行关系予以新的审 视,形成了行知并重、相须互发的知行统一观。
目录
《观念史研究丛书》序言 绪论 第一章 儒家天理观念的演变 第一节 “天理”思想探源 第二节 宋代儒家的天理观 第三节 明清儒家的天理观 第二章 以理制欲——朱子之克己工夫 第一节 朱子理学视野下的人欲 第二节 以理节欲的“克己”工夫 第三节 谨人心之“几”的慎独工夫 第三章 由静而敬——朱子之持敬工夫 第一节 主静与持敬 第二节 持敬工夫的要旨第三节 “养夜气”的持敬工夫 第四章 知行相须——朱子之知行工夫 第一节 知的分类与朱子的知行关系 第二节 读书以求圣贤之心 第三节 朱子的格物致知工夫 第四节 对王阳明批评朱子格物致知工夫的反思 第五章 儒家天理观的现代价值 第一节 儒家的“以理制欲”是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儒家的“体认天理”是道德修养的重要工夫 第三节 儒家的“天理自然”是道德修养的崇高境界 第四节 儒家的“物我同理”是天人关系的和谐之道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