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致敬连云老街

致敬连云老街

  • 字数: 540
  • 出版社: 江苏人民
  • 作者: 杨红星|
  • 商品条码: 9787214298577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548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连云老街又称连云古镇,位于云台山北麓山坡 、新亚欧大陆桥东方起点,因陇海铁路而生,因连 云港港口而兴。近百年来,老街见证了历史变迁, 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如凤凰涅槃般经历了从量变到 质变的飞跃发展。这里不仅是横贯中国东西的陇海 铁路的东端起点,也是中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 一带一路”交汇点城市连云港市的国际性港口所在 地。 本书生动再现了连云老街在近百年历史洪流中 波澜壮阔的历程,讲述了老街在不同时期所亲历的 重要事件和那些在历史转折点上熠熠生辉的典型人 物,是一部结构严谨、视野开阔、思想深邃、文笔 精美的报告文学佳作。
作者简介
杨红星,江苏连云港人。中共党员,劳动模范。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报告文学学会会员,连云港市作家协会理事、副秘书长。著有乡愁系列散文集《温暖的乡愁》《风从故乡来》,长篇报告文学《致敬激情岁月——共和国化学矿山的摇篮锦屏磷矿》(合著)。在省级报刊发表近百篇评论、散文、小说。
目录
前言 天若有情天亦老 第一章 她从1933年走来 第一节 城以初成 第二节 徐福曾从这里出发 第三节 朱元璋与“红蝇赶散” 第四节 北洋政府与老窑码头 第二章 “铁路大臣”沈云沛 第一节 徐世昌为他“点主” 第二节 陇海铁路,诞生于耻辱年代 第三节 非“沈君戋戋之村气” 第四节 “我等着坐着火车回海州!” 第三章 “二等海港”,孙中山的设想 第一节 孙中山的夙愿 第二节 陇海铁路终点老窑 第三节 连云港开埠 第四章 靠不住的“邻居” 第一节 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第二节 “沉船封港” 第三节 日军登陆连云港 第四节 屠刀下的人间炼狱 第五节 残酷剥削,罄竹难书 第五章 连云港保卫战 第一节 万毅秘密入党 第二节 孙家山肉搏战 第三节 大桅尖争夺战 第四节 高鸣岐的回忆 第五节 日军眼皮下的地下党 第六节 黄海交通线 第七节 “大褂队”智斗日军 第六章 以石为纸,以血为墨 第一节 抗日石刻,云台山上显忠魂 第二节 留言云台,与山河并存 第三节 保护好石刻,不忘连云港保卫战! 第七章 连云人王公玙 第一节 年少志高,求知若渴 第二节 连岛上的海港测量处 第三节 抬着棺材治水的县长 第四节 以连云人为自豪 第五节 蒋介石签发聘书 第八章 国民政府特批的省辖市 第一节 上海大旅社 第二节 淮海东来第一楼 第三节 江苏省水库工程第一坝 第四节 国民政府筹备连云设市 第五节 连云市市长张振汉 第九章 1949年大港涅槃 第一节 军管会来接管 第二节 东方大港凤凰涅槃 第三节 东方大港梦在燃烧! 第四节 一瓢冷水当头浇下 第五节 东方大港梦再次燃烧! 第十章 “江苏最高中学” 第一节 市长兼任小学校长 第二节 “江苏最高中学” 第三节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第十一章 连云石匠 第一节 大巷石匠 第二节 大巷最后一个石匠 第三节 参建毛主席纪念堂 第十二章 民国符号,城市记忆 第一节 果城里,苏北石库门 第二节 留在老街记忆里的“福利社” 第三节 白云寮,日军侵华的铁证 第四节 文化遗产,发展与保护并存 第十三章 峥嵘老街 第一节 老街故事多 第二节 老街是见证者 第三节 岁月峥嵘尽在老街 第四节 穿喇叭裤跳迪斯科的年轻人 第五节 他们沿陇海线徒步横穿中国 第十四章 三代人的步班邮路 第一节 “海岛鸿雁” 第二节 接过父亲的邮包 第三节 “老街女儿” 第十五章 “一带一路”先导 第一节 副总理出席论坛开幕式 第二节 一切为了东方桥头堡 第三节 “劳动者之歌”唱响连云港 第四节 从“桥头堡”到“强支点” 第十六章 云海荡胸老街情 第一节 圆仁从这里入海州 第二节 尽显昔日辉煌的“国字号” 第三节 始建于1935年的大桅尖路 第四节 悠悠岁月,老街情深 第五节 “超光速乌龟”将从连云港再出发 后记 连云老街,城市原点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